林金嬌:愛心媽媽”用心溫暖留守兒童
那一天,林金嬌給琴琴的寄語樸實而又溫馨:“我希望她能夠像別的孩子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這是我的心愿。”
林金嬌說,貧困留守兒童、失依兒童的生活拮據又缺少關愛,對他們心理健康的關注一刻也不能放松。
此前,柘榮縣城郊中心校這部分兒童的心理咨詢工作一直由本校老師兼任,但林金嬌坦言由于沒有相應的知識儲備,他們無法為孩子們進行更專業的心理疏導。另一方面,留守兒童往往因為自卑而封閉自己,較少參加課余活動。
為此,林金嬌努力籌資10多萬元,在校內開設了留守兒童心理咨詢室及活動之家。至此,孩子們不僅能獲得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的幫助,還能在活動室閱讀書籍、在親情電話室與父母進行免費通話,這些都為留守學生融入集體、感受親情、快樂成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作為“愛心媽媽”們的領頭雁,林金嬌多年來為孩子們四處奔走、多方呼吁,累計籌措了幫扶資金20多萬元,改善了40多位貧困留守兒童、失依兒童的學習生活困難問題。
在她的帶動與影響下,柘榮縣城郊中心校教職工與校外愛心人士也紛紛加入“愛心媽媽”團隊中。到目前為止,柘榮縣“愛心媽媽”人數已經從最早的5人發展到現在的70多人,他們正在結對幫扶的兒童就有近90人。
留守兒童是社會轉型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陣痛,這個群體需要全社會的關愛,這種關愛不僅僅是向他們捐錢捐物,更重要的是一種心靈上的關懷。林金嬌懂得孩子們的所思所想,不僅是因為她的人生經歷所帶來的感同身受,更因為她把志愿服務當做是人生的信念。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顆善心可以感動人情的冷淡。我只是個平凡的教師,做著每個有愛心和善心的人都會去做的事情。”林金嬌的這句話讓人心生感慨。從萌發愛心到親力親為,林金嬌踐行了“奉獻”、“友愛”的志愿者精神,從中我們除了收獲感動,也應該以她為榜樣,去為留守兒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11-09泉州道德講堂第39講 感悟助人為樂精神
- 2015-10-19記荔城區第四屆福建省助人為樂道德模范郭景國
- 2015-09-17郭景國:薪火相傳 助人為樂
- 2015-09-01吳敏霞:助人為樂 善舉感動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