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2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少蓉/文 陸軍航/圖)前天,廈門大雨傾城,松岳里小區的三排店面,出現了一道“奇觀”:大家爭先恐后拿出大桶小瓢去接雨水。原因竟是,103間店面全部被斷水了,只好向天“要”水。
截至昨晚,這里還沒恢復供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部分店家沒交水費 殃及大伙
“斷水已經超過24小時了,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意和日常生活了!”沙縣小吃店的黃老板昨天上午向導報記者叫苦道,斷水來得太突然,9日,多數店家沒來得及準備,幾乎全部被迫關門。“一天損失上千元。當天開放的那兩家店,等候吃飯的人排了足足一個多小時。”“昨天我們跑到附近小區提了20多桶水,才能開門營業。”
一些店主也站出來,議論紛紛,“聽說是部分商家沒有交水費,而被停水的。可這‘一刀切’的做法,也太不講理了。對于有交水費的店家來說,不公平,損失太慘重了。”
馬路上,提著大桶小壺去隔壁小區打水的人隨處可見。“我們現在每送一趟貨,都要帶上大桶,運一趟水回來。”賣土雞蛋的老板抱怨著,“公司十幾號人,廁所沒水沖,都臟得不成樣了。”……
欠費高達16萬元 如何收齊?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三排店面被斷水?在松岳里小區的門口,張貼了一張“停水告知書”,只說明斷水時間為“12月8日22時至12月9日5時”,但并未說明停水的理由。松岳里小區家佳物業管理處徐主任解釋道:“欠水務集團約16萬元的水費,所以整個小區被斷水了!”居民生活用水是在9日5時恢復的,而店面,因為欠款太多,水務集團要求繳清所有費用后方可恢復供水。
無奈的是,103間店面,只有三個商業供水表,所以不少已繳清費用的店家在此次停水中無辜受牽連。
徐主任拿出兩張至2015年11月的店面欠水明細表,欠費總額高達152403.6元,有的店家從2010年就開始欠費,金額達一萬多元。
而為何不交水費,理由很多。店主李先生說:“物業把水費和管理費綁定在一起,有幾次想單獨繳水費,遭物業拒收。”還有人拒繳的原因是“多處水管漏水,物業不及時修繕,怕繳冤枉錢。”另外,水費一般是一季度或一年收一次,這當中,有些店面已經轉讓出去多次,根本就找不到債主了。
水務集團:要恢復供水,需辦理相關手續
至于如何恢復供水,徐主任說,這兩天物業一直跟水務集團溝通,希望先給店面恢復供水,但未果。
隨后導報記者從水務集團了解到,從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松岳里小區共欠水費168026.20元(不含違約金)。2012年8月,水務集團提出水表出戶改造計劃,但未得到物業與商家的支持和配合。現物業和商家希望恢復供水。“小區物業應先將收到的水費繳交水務集團,并在居委會的組織協調下,以書面形式明確剩余欠費在年底前繳清。相關手續辦理完畢后可對其恢復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