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隨和,工作中從不計較得失。跟客戶溝通不錯,記憶力也好,很多來辦業務、繳費的客戶剛進門,巧云就微笑著與客戶打招呼了。到蛟洋供電所才一年多時間,她已經和很多客戶成為好朋友。”賴巧云的工作搭檔謝燕說。“她對待工作和公益事業,都很盡心盡力。”
自2013年8月加入上杭縣義工俱樂部以來,她利用業余時間組織并參加了幾十次公益活動。送教上門有她的身影,綠色環保有她在行動,敬老院更是她常駐足的地方……她把自己的一片愛心化作了春風細雨,溫暖了許許多多的人。
上杭縣珊瑚鄉珊瑚村12歲的小輝,3歲父親車禍意外身亡,母親是云南人,父親離去后,狠心的母親也偷偷地離開了家,至今杳無音訊,小輝跟著79歲的奶奶相依為命。由于常年缺乏關愛,小輝性格內向,存在自卑心理,成績也不怎么好。賴巧云周末常到小輝家中陪伴他,給他買新衣服和書本、文具等。2014年夏天,賴巧云和義工朋友幫助小輝申請到了上杭慈善總會捐助的暑假體驗營。過了一段時間后,老師告訴賴巧云說,小輝變得活潑開朗了,學習也很用功。看到孫子在變好,小輝的奶奶熱淚盈眶地說:“巧云這姑娘好啊,比小輝的媽媽都好!”
2014年9月29日傍晚一下班,賴巧云就急匆匆地去市場買了面粉等食品,來到敬老院準備為老人們包一頓餃子。“國慶快到了,幾位老人說嘴饞想吃餃子。”賴巧云一邊與筆者交談,一邊整理廚房、洗衣服……不經意間,已經做了好幾件事。讓人感覺不到她是在做義工,倒覺得她是在自己的家里忙活家務,老人們就像是她的親人。
“小燕子,你在學校認真讀書哦,我去上班了。”2015年9月28日一大早,在上杭縣蛟洋鎮大風車幼兒園,賴巧云細心地叮囑小燕子。小燕子名叫吳必燕,上杭縣茶地鄉竹馬村人。父親早逝,母親離家出走,讓她變成了沒人疼沒人愛的孤兒。唯一相依為命的奶奶年逾八十,已無力照顧5歲的小燕子。去年,在一次尋常的義工活動中,賴巧云看到小燕子跟著年邁的奶奶一起生活,衣服穿得破破爛爛,臉上也臟兮兮的,便動了惻影之心。經過奶奶和小燕子的同意后,賴巧云跟其他上杭縣義工俱樂部的義工們一起把小燕子接到了蛟洋鎮讀書。就這樣,小燕子從“寒冷的北方”,遷徙到了“溫暖的南方”。
跟著大姐姐賴巧云一起生活了一年以后,小燕子變得開朗了許多,見到陌生人也不再躲在角落,而是禮貌地問好。每個月,賴巧云都從她不高的工資中,拿出固定的一筆錢,用于小燕子的日常學習、生活,為她剪指甲、幫她梳頭發,教她做作業……在賴巧云無微不至的關愛中,小燕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著。
上周末,賴巧云剛參加完小燕子在大班的家長會。在幼兒園,聽到小燕子的同學叫她“燕子媽媽”,她笑著答應;聽到老師說小燕子在學校表現優秀時,她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為什么要做義工?賴巧云回答說:“也沒什么,就是覺得做義工,是一件好事,能夠幫助到別人。”賴巧云小時候是個苦孩子,家里常有揭不開鍋的時候,讓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媽媽用一把綠豆煮了一大鍋粥,全家人靠這個填了兩三天的肚子。是好心人的幫助讓她家渡過了最艱難的日子,媽媽也常教她要做個善良的人。
賴巧云經常和身邊的同事說:“做志愿服務的日子是快樂的,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收獲了一份美好。”在她的帶動下,上杭縣供電公司有400多人加入志愿服務團隊,他們用“小善”傳遞大愛,凝聚成一股向善的力量,彰顯了“國家電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良好形象。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0-19記荔城區第四屆福建省助人為樂道德模范郭景國
- 2015-09-17郭景國:薪火相傳 助人為樂
- 2015-09-01吳敏霞:助人為樂 善舉感動他人
- 2015-05-04老人走失公交司機幫忙找到親人 助人為樂不留名
- 2015-02-02倪志敏:獻身公益 助人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