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一直重復著枯燥的公路養護工作,并精心地呵護著自己管養的路段。有人說他像公路上一粒不起眼的沙石,在自己的崗位上始終堅守著。他任勞任怨、格盡職守、忘我工作,多次被南平市公路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和順昌公路分局“先進個人”及“最美勞動者”、“最美家庭”推薦人等榮譽。
愛崗敬業 樂于奉獻。
順昌縣地處閩北山區,又是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區,據不完全統計每隔三至四年就有一次大的洪澇災害。30多年來,吳順緒同志不知道遇到多少次的洪澇災害并參加過多少次的搶險救援。2010“6.18”因突降特大暴雨造成順昌縣境內公路路基被沖垮,山體大面積滑坡。危急關頭,他和道班工友們奮力搶修,在大雨中用雙手搬石塊、清淤泥、疏涵洞,排險整修公路,直到伸手不見五指方知僅靠幾個工友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決定先回道班等待支援。然而,回家的路早已被山體滑坡擋了回家的去路。在沒有路的情況下,他翻山越嶺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在凌晨4點30分才趕回道班,此時的大家全身上下全是泥水,一點力氣都沒有坐在地上…… 。
?
任務越重,工作越要干好。
在工作中就是這樣要求自己的。有很長一段時間建西道班就剩下他一個人,沒有班長管理沒有機械代步,他照樣帶上工具準時步行到工作路段進行養護作業。有時沒有材料鋪路,他就自掏腰包購買砂石料用于養護。他對養路工作的那份熱情執著,面對困難的積極態度,深得領導和同事的贊揚和認可,吳順緒同志多次被南平市公路局評為“優秀先進工作者”和順昌公路分局“先進個人”及“最美勞動者”“最美家庭”推薦人等榮譽。但榮譽面前他一向淡然,并總是在避而不談之余,時時提醒自己做到“贊譽面前是鼓勁”。
修好自己管理的路段,讓“南來北往”的駕乘人員能夠平平安安回家,是吳順緒同志最大的心愿。工作中他認為公路養護絕不是簡單體力勞動,其中還有不少“學問”。他說:雨后要及時上路,通過路肩上的小片積水或流水痕跡,可以判斷出哪個地段需要填土,哪個地段要整平。頂烈日冒風雨,鋤、修、鏟、掃、填,他34年如一日地在公路上盡心盡職盡責。為了養好路他心甘情愿、無怨無悔。有人說他傻,他卻淡地說:干工作對得起那份工資就行。品味吳順緒同志的低調,可謂細微之處見精神,他的事跡無愧于“馬路天使”,并感動著更多的公路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05劉雪梅:用汗水譜寫敬業奉獻之歌
- 2014-12-31廈門西邊社區:“道德講堂”傳遞敬業奉獻之風
- 2013-11-25用敬業奉獻亮出愛的名片
- 2013-10-31請多給敬業奉獻者一點關愛
- 2013-10-16蓋軍銜榮膺福建“敬業奉獻模范” 輿論稱“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