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中國需要科技創新的力量
[導讀] 以制度規范誠信建設,少不了建立全覆蓋的社會信用信息記錄。涉及的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建設、國家統一征信平臺建設、信用信息共享,均離不開諸如“我查查”這類科技產物的支持。
日前,國家《關于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的意見》出臺。誠信建設首度明文讓人警醒。
誠信,一個國家重要的軟實力。在市場的消費領域,誠信危機,讓消費者與商家雙輸,甚至嚴重侵害國家形象與利益。我們亟需制度規范的“自律”,也亟需科技手段共同監督、量化誠信與公平。
時下,一款名為“我查查”的條碼比價軟件及其信息技術平臺,成為了物聯網應用服務技術促進公平消費的典范。軟件出品人“我查查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利用他們在CMOS圖像傳感器研發領域中的優勢,和獨創的條碼圖像模糊識別技術,以“一維條形碼”為主角,開發出僅利用智能機終端,就能實現海量商品信息比質、比價、防偽的比價軟件平臺,發明出可解決產品溯源、防偽、防串貨等消費品制造工業中難題的“我查查彩虹碼”。平臺在為數億計消費者提供公平透明消費可能性的同時,有效制約了商品價格虛高、偽劣產品等不良市場行為的發生。科技“執法”公平消費,不再是傳說。
以制度規范誠信建設,少不了建立全覆蓋的社會信用信息記錄。涉及的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建設、國家統一征信平臺建設、信用信息共享,均離不開諸如“我查查”這類科技產物的支持。
“只有創新才能引領市場”,這是今年達沃斯論壇李克強總理的講話主題。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我們理應期望科技更貼近民生,服務民生;理應期望“第一生產力”為曾屬于道德范疇內的柔性自律管制,添加量化、可行的監管、督促、強制執行力。
當科技“青春期”,遇上誠信道德自律“更年期”,我們需要更多更強大的“我查查”,需要更多科技創新力量,給力誠信中國!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