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福州金山榕城廣場的信任餐廳宣布關停。如果是一家普通餐廳,其開業、倒閉是再正常不過的市場現象,而這家餐廳因戴著“信任”的帽子,引起了社會更多的關注。
信任餐廳的核心創意,是沒菜單、沒標價、沒收銀員,倡導自愿付費的信任機制。當前,人們普遍感受到人際關系的冷漠,當吃個飯都能成為傳遞信任的載體時,這個餐廳讓人從心底感到一股暖意。人終歸有表達誠信與傳遞信任的需要,信任餐廳迎合了這種需要,迅速走紅。
它的關停,也正如它的走紅,具有必然性。不管是否以盈利為目的,是否想進行信任實驗,餐廳要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就須遵循市場規律。而在運營過程中,餐廳存在不少讓人詬病之處。比如,對費用沒具體規定,顧客給少了會自責,給多了又吃虧;餐廳服務人員都是義工,并不固定,甚至有未成年人和流動人口,營業執照、衛生證等辦不下來,缺乏市場資質;允許流浪者吃飯甚至留宿,因此失去了一些目標消費群體。
信任餐廳的倒閉,很大原因在于對“公益”與“生意”的左右為難。餐廳留宿流浪者、傳播信任正能量等行為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它終究不是慈善機構,在信任的前提下,它收取了顧客的錢,這就是生意。這與石獅免費饅頭店有本質區別,后者將饅頭免費送給窮人,是真正不求回報的捐贈。
月月虧損的信任餐廳,最終只能關停。它的失敗,談不上信任關系的失敗,更多是市場運營的失敗。信任餐廳關停了,但其背后的人際信任訴求,永遠不會關停。
其實,信任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一間餐廳里,它關乎整個社會的誠信體系建設。信任從來都不可能是不講條件的,信任的一大基礎是誠信。而誠信離不開他律和自律,他律的核心是加強法制建設,加大監管力度,自律的核心是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信任,也不僅是“自愿付費”那么簡單,它有著更為厚重的內涵:干部踐行任職承諾,廉政勤政,愛民為民,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醫生恪守職業道德,醫者仁心,救死扶傷,才能贏得患者的信任;夫妻牢記結婚誓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才能贏得對方的信任……
在人的各種關系網中,我們呼喚信任與被信任。而只有你我都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我們才會彼此卸下森嚴的心理戒備,信任才會充盈在你我周圍。
生意場上的信任餐廳,倒了;以誠信為基礎的“信任社會”,亟待建起來!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