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堅守誠信 從我做起
原標題:新華時評:堅守誠信,從我做起
清華大學學生張曄的一封有關誠信與謊言的來信,之所以被廣為轉發(fā),是因為信中說出了一個人們習以為常卻“細思恐極”的道理——種種不誠信現(xiàn)象,正是從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逐步演進而來的;不誠信的受害者,也可能成為不誠信的縱容者、參與者甚至制造者。
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學術剽竊抄襲時有耳聞,一些企業(yè)制假售假,有的官員簡歷造假,個別政府部門的“辟謠”竟變成了“造謠”……面對這些不誠信行為,人們在予以批評、責問的時候,很少去反問自己。
前不久,一項兩萬多人參與的網絡調查表明,有九成的人表示,曾因別人不誠信吃過虧;同時又有近八成的人承認,自己也曾有過不誠信行為。
責人易,責己難。自己不誠信時,總覺得沒什么大不了,往往會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殊不知,不誠信的傳播常常呈現(xiàn)病毒式的連鎖反應:一個失信,往往會引發(fā)更多的失信;越來越多的失信,終將對社會健康肌體產生嚴重侵蝕。“一個謊言要用一百個謊言去遮掩”的道理,在這里同樣適用。
當不誠信病毒無孔不入、人們的生活都被謊言包圍之時,將無人可以幸免。不誠信就這樣形成了怪圈:從哪里發(fā)生,又返回哪里。就如同游戲中的那條“貪食蛇”,惡性循環(huán),反害自身。
古人云,“人無信,無以立”。誠信是每個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社會得以存續(xù)發(fā)展的“底線”。一個社會,假如逾越“底線”的現(xiàn)象成為常態(tài),將陷入人人自危的深淵。
個人誠信,是一切誠信的基礎。無論學術、商業(yè)還是政務領域,要倡導誠信,首先需要那些利益相關的個人講誠信。再好的誠信規(guī)定,交到不誠信者手里,也必然走樣變形。
斬斷不誠信鏈條,請從自己做起。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