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召回問題產品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消費者會認為敢于召回問題產品的企業,是對消費者負責任的企業,購買它生產的產品更讓人放心。
由于恰逢“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剛剛過去的一周顯得特別熱鬧,各地相繼啟動了食品安全周系列活動,質監部門查處了一大批制假售假的食品企業,并將其在各大媒體上曝光。其中,廣東威極醬油使用工業鹽水一案,經過層層揭露,牽涉面越來越大,問題醬油已經流入了珠三角5市7廠,目前,珠三角各地已經展開了對問題醬油的追蹤查處。與此同時,廣東省質監局對全省醬油獲證生產企業進行了專項檢查,抽檢醬油234批次,發現17批次不合格。
可以說,“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的設立是非常必要的,成效也很顯著。食品關乎民生,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地溝油”、“瘦肉精”、“假雞蛋”、“問題奶粉”等事件紛紛被爆出,老百姓感慨都不知道該吃什么了,以至于出現了一些怪現象:內地居民一箱箱地從香港往回運奶粉、醬油等食品;前一陣子風傳“益力多”能防癌,國產的沒人買,香港產的賣瘋了;甚至,連乳協理事長為了力證國產奶粉的質量處于史上最好時期,說自己的孫子喝的也是國產奶粉的話,也是信者寥寥。
此次“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以“共建誠信家園,同鑄食品安全”為主題,筆者想,其目的之一是為了重塑老百姓對國產食品的信任。筆者以為,國產食品要想重新贏得老百姓的信任,有兩件事是當下亟需去做的。首先要做的,便是加大執法力度,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對存在嚴重食品安全問題的,直接停產整頓、吊銷證照,堅決杜絕以罰代刑。只有讓企業違不起法,才能真正起到震懾作用。
其次,筆者認為亟需塑造出一批誠信的食品企業,這點更重要,只有企業誠信了,才不會為了一時的利潤去生產假貨。在食品安全周期間發生的一件事,筆者覺得具有積極的意義。伊利6月15日發布公告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發現公司生產的個別全優2、3、4段乳粉參照健康綜合指標,產品汞含量有異常。據此,公司立即對所有產品進行排查,自檢、送檢。鑒于國內外尚無乳粉中汞含量限量的標準,公司決定將2011年11月-2012年5月內生產的全優2、3、4段乳粉全部召回,同時積極查驗原因并及時妥善處理。伊利還表示,公司將全力做好產品召回事件的后續相關工作。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