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8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邱盛林 陳松)在光澤縣華橋鄉元岱村黃家莊自然村,有一座海拔800米的基洋山,這里有一個名叫蔣震華的外鄉人。“是黃家莊人的3碗飯救了我的命。”蔣震華說,“我是為感恩和還債而來的,虧再多的錢,也心甘情愿!”
50歲的蔣震華是寧夏吳忠市一家建筑公司專門從事水暖電業務的老板,吳忠與光澤遠隔千山萬水,蔣震華因何來到這里?
3碗飯的救命之恩
35年前,15歲的蔣震華跟著父親從寧夏乘車、步行,一路討飯來到黃家莊時,已是隆冬的一個深夜。饑寒交迫的父子倆癱倒在村中一戶人家的屋檐下。村里的好心人給了幾乎要餓死的父子倆每人3碗飯,把他們救活了,又讓他們住下,和生產隊社員一樣上山砍木頭、賺工分。
黃家莊就在316國道邊上,沿國道邊爬3公里的山坡就是基洋山。除了山腳手掌形的濕地外,整座山包盡是延綿千畝的原始森林?!爱敃r我和爸爸就住在手掌‘虎口’處的草棚里?!笔Y震華說,“白天砍樹、運樹下山,晚上聽熊、野豬嚎叫,直到1982年,我們父子倆才回到老家?!?/p>
回家后,乘著改革開放的好政策,蔣震華憑著吃苦耐勞、為人誠信的好品格,拉起了自己的水暖電工程隊伍?!爱敃r,口袋里有點錢,就想搞點什么事?!笔Y震華說,“想來想去,就想到了落難時的黃家莊人?!?/p>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離開黃家莊的數十年時間里,蔣震華與黃家莊的聯系其實從未斷過,每逢過年,他都會給黃家莊的老隊長、元岱村的老書記和玩得最好的朋友一一拜年。當他提出要到基洋山投資時,大伙兒都表示熱烈歡迎,只是因為基洋山山高路遠,千畝山場已轉讓給城關林場,大家都覺得僅靠200畝濕地挖塘養魚,投資大、風險高,劃不來。
但蔣震華還是來了。2011年,他沿著當年拉木頭的山路攀爬了1個多小時來到基洋山頂。放眼望去,昔日的原始森林已成光頭山,飛禽走獸沒了影蹤,只有山下的濕地仍像伸開五指的手掌般按在那里。“看了后,心里很難過?!笔Y震華說,“當天就和村里簽了租賃187畝濕地的合同,在這里養魚、蓋農莊,搞旅游休閑。我一心只想,一讓黃家莊人打工賺錢,二讓當地恢復生態。至于投資有無回報,我無所謂。因為山禿了,也有我當年砍樹的責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