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出統分結合
構建差異化發展的社區治理格局
同安區按照“突破一個難點、打造一批示范點、逐步全面推開”的思路逐步展開社區治理和共同締造的探索和實踐,抓典型示范,以點帶面,梯次推進典范村居建設,統籌城鄉,差異發展,全面開展社區治理。
基礎條件差的新民鎮溪林村率先開展社區治理試點,以生豬退養為突破口,廣泛發動黨員、群眾參與,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幾個月內由落后村轉變為全區示范點,溪林村以《微法典》為基礎的“社區治理微型‘閉合自控’系統”,入選“2014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評選活動。
在總結溪林村治理經驗基礎上,同安區根據城市老社區、新社區、城中村(村改居)社區、純農村社區,以及外來人員、臺胞、外籍人士等人員集中社區等不同類型社區,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推進社區治理創新。城市社區,充分發揮社區各種組織的力量,發動居民參與相應的活動和項目建設,促進交流融合。村改居、農村社區,充分發揮鄉賢和“五老”群體作用,組織帶領和發動村民民主自治,推進“五位一體”建設。
大同街道城西社區以建設“孝德園”為抓手,動員轄區內醫院、學校、企業共同締造美麗家園,重新煥發老城區的魅力;汀溪鎮頂村村引進“頂上人家”生態旅游項目,做大做強“一村一品”茭白產業,實現“百姓富,生態美”。
2、立足群眾需求
構筑縱橫發展的管理服務格局
基礎在社區,核心在共同。
同安區按照“精調研、重培訓、強社區、促服務”的原則,基本形成了以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社區綜合服務站為依托,居委會為主導,社會成員廣泛參與為基礎的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新格局。
增加社區的財力物力,提升社區服務水平,成立社區綜合服務站,實行“一站式”便民服務,建成居家養老服務站、日間照料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共有24000多名老人得到服務。剝離社區承擔的行政性事務,增加社區服務居民項目,9大類80余項公共服務在社區直接受理,提升為民服務的質量。強化黨組織統籌領導能力和社區隊伍建設,積極引導在職黨員主動融入社區、積極參與和諧村居和美麗同安共同締造建設。強化社區居民自治能力,積極引導民間自治組織的發展,探索建立各種形式的志愿服務及激勵保障機制,如西柯鎮美人山社區居民自發成立了一支由28人組成的平均年齡60多歲的老年人義務巡邏隊以及30位居民組成的“鳥巢”書屋志愿者隊伍。
![]() |
![]() |
責任編輯:文潔 |
- 2015-07-31專家來駐點 同安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常態化
- 2015-06-30同安區童心向黨歌詠展演
- 2015-06-09“讓夢啟航”夏令營讓同安汀溪少年登上了駕駛艙
- 2015-06-01《同心 喚醒愛》愛與感恩親子體驗活動在同安舉行
- 2015-04-21同安多部門發起的云頂山文明承諾、文明賞花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