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民生,樹立親民服務新理念
在一次走訪中,季東旭結識了村里的一名姓吳的老人。老吳是村里的有名“困難戶”,無兒無女又沒有工作,經濟來源幾乎全靠社會低保,而且由于常年失于照顧,老吳的腿患有嚴重的風濕病,整個人精神萎靡不振。季東旭第一次去老吳家走訪時,發現老人家中掛著幾幅構圖完整、線條流暢人物素描。交談中季東旭得知,老吳年輕時就讀于美術系,曾經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畫家,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他之后并沒有從事與美術相關的工作。這時,季東旭的腦海里閃現出一個念頭:一定要幫助老人重拾畫筆,圓他一個畫家夢!
隨后,季東旭不斷奔走在街道、“文創村”經營者聯合會等部門、組織之間。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濱海街道同意出資,在“文創村”警務室旁的一小塊空地上為老人支起了一個素描攤子。由于老吳畫技精湛,他的素描攤子吸引了許多來旅游的文藝小青年,讓老吳為自己畫一副素描。老吳的生意好了,生活也漸漸地有了起色,他笑稱重新找到了人生的精神支柱,人也變得年輕了。
一天,老吳專門來到了警務室,并拿出了他特意給季東旭畫的Q版素描畫像,發自肺腑地說:“真不敢想象,我的生活竟然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這都得感謝季警官,沒有季警官,就沒有我今天的一切?!?/p>
不止是老吳,村里的困難戶們只要一提到季警官,就立刻像打開了“話匣子”,講起了一個個“微小卻親切感人”的警民故事。
幾年來,季東旭為了最大限度地暢通社情民意,通過警民懇談活動和警務室微博、微信、文創村APP等平臺,從身邊事、從小事做起,踏踏實實地為社區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及時調處一些小糾紛,處理一些小案件,排除一些小隱患,并組建了“紅袖標”義務巡邏隊等村民自治隊伍。正是這種循序漸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工作模式,卻極大地溫暖了社區群眾的心,拓寬、暢通了民意表達的渠道,凝聚起了一股強大的治社治安群防群治綜合力量。
用老吳的話說:現在的文創村,那叫一個“和諧”。用一句話來表達,那就是警民和諧一家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5-06丘筱蘭:愛崗敬業 用心服務
- 2015-01-05劉雪梅:用汗水譜寫敬業奉獻之歌
- 2014-12-31廈門西邊社區:“道德講堂”傳遞敬業奉獻之風
- 2014-11-21泉港區“敬業”講堂:學習身邊榜樣 弘揚愛崗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