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各地端午民俗活動:千人潑水 龍舟競渡 2015-06-19 10:30:35 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
相關(guān)報道>>> 潑水抓鴨賽龍舟 海上勁刮“民俗風(fēng)”
蚶江“海上潑水節(jié)”熱鬧非凡 昨日,第8屆閩臺對渡文化暨蚶江海上潑水節(jié)在石獅蚶江后垵澳古渡頭舉行。海上潑水、海上抓鴨、兩岸龍舟賽等異彩紛呈的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在小長假最后一天特地趕來參觀。 □本報記者 張君琳 詹偉志 陳英杰 陳小陽 文/圖 閩臺美食節(jié) 引來“小饞貓” 昨日上午艷陽高照,臨近中午更是異常炎熱。不過從上午10點開始,就已經(jīng)有市民陸陸續(xù)續(xù)來到活動現(xiàn)場,在堤岸邊占據(jù)觀賽位置。雖然互不相識,但他們有著相同的目的——等著看精彩的海上潑水、海上抓鴨、兩岸龍舟賽等系列活動。天氣悶熱,人們戴遮陽帽、打傘、穿防曬衣、扇小扇子,各式防曬工具輪番上場。“每年的海上活動都非常精彩,還沒到點現(xiàn)場就擠滿了人,晚點到就沒位置了。”頗有“經(jīng)驗”的劉先生,今年端午節(jié)又早早地趕來了。 活動現(xiàn)場主干道邊人頭攢動,各種趣味游戲、特色美食讓人流連忘返。正在舉辦的閩臺美食節(jié)上,富有閩南特色的土筍凍等小吃、各色臺灣美食,引來不少“小饞貓” 駐足品嘗。7歲的小朋友壯壯拉著媽媽,一會嘗嘗這個,一會品品那個,大飽口福。燈謎競猜、益智趣味,同樣吸引了不少市民。 刺激“攻炮城” 過足民俗癮 昨日下午臨近1點,堤岸上各種民俗節(jié)目輪番上演,風(fēng)趣幽默。“矮子摔跤”節(jié)目的表演者,要一人身背穿著民族服飾、呈摔跤狀的人形道具,雙手雙腳套上靴子,扮成兩個“摔跤人”的雙腳,然后通過種種技法,使“摔跤人”做出滑稽、幽默而又逼真的摔跤動作。表演者中,有不少是老人家,圍觀的市民看了后嘖嘖稱贊,表演結(jié)束后更是報以掌聲。“這些老人家真不容易,雖然在這么熱的天里背著道具,但動作嫻熟,表演生動。”市民陳女士說,一些民俗表演很有特色,但卻在逐漸消失,這次她帶著孩子來參觀,讓孩子感受一下傳統(tǒng)的民俗風(fēng)情。 “攻炮城”活動現(xiàn)場也是一片歡樂氣氛。竹架邊懸掛著兩座形似“炮城”的模型,周圍環(huán)繞一串長鞭炮,攻城“炮手”將各自事先準(zhǔn)備好的鞭炮點燃,對準(zhǔn)“炮城”拋擲,如果鞭炮觸發(fā)“炮城”四周的炮蕊引爆“炮城”,就為勝者。熱烈的鞭炮聲吸引來不少正在等待海上活動的市民。“看起來簡單,其實挺難的。”來自湖北的黃先生第一次看到“攻炮城”,他連連感嘆,“小游戲也是需要技巧的。” 此外,公背婆、踢球舞、踩高蹺、拍胸舞、大鼓涼傘舞等節(jié)目,同樣讓市民體驗了一把民俗癮。
選手挑戰(zhàn)“海上抓鴨” 船員潑水歡 龍舟競速忙 千呼萬喚中,重頭戲海上潑水節(jié)終于開始了!昨日下午1時過后,潮水逐漸上涌,兩岸同胞歡聚在古渡海濱共慶端午佳節(jié),海上潑水活動在“放王爺船”儀式后上演。海面上,船只競渡穿梭,閩臺船員追逐嬉戲,將一盆盆海水潑向鄰船的人。水花四處飛濺,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人們視此水為“吉祥水”“幸福水”,被潑得越多,就表示收到的祝福越多。 海上抓鴨是一項技術(shù)活,抓鴨者需赤腳走過一根長10米、涂滿潤滑劑的木樁,打開掛在木樁末端的鐵籠放出鴨子,然后跳到水里抓住鴨子。參賽者有的剛走幾步就 “撲通”一聲掉入海里,有的走到木樁末端飛身而出卻抓空鐵籠,窘態(tài)百出,讓人忍俊不禁。“其實比賽結(jié)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時感受到了趣味。”一位成功抓到鴨子的參賽者開心地說。 兩岸賽龍舟隨后進(jìn)行。一聲號令后,伴隨著震天的鑼鼓聲、舞動的旗幟,各路船員揮槳如飛,奮力向前劃,堤岸邊的觀眾則報以陣陣加油聲,為他們吶喊助威。 海陸活動互動進(jìn)行,展現(xiàn)了閩臺對渡的文化風(fēng)采和精深內(nèi)涵,活動更是將節(jié)日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全民狂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