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畬族人端午習俗:當年愛包五節粽
◆以前的畬族人包的就是這種五節粽
臺海網(微博)6月1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郭欽轉)包粽子,祭水花,喝雄黃酒……
端午節,不僅是漢族人的節日,在漳浦赤嶺畬族鄉,畬族同胞們比很多漢族人更加愿意堅守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不過,畬族人自有畬族人的特點,很多人不知道,同是吃粽子,畬族人之前愛包五節粽。現在雖然慢慢較淡了,但是仍喜歡將粽子切片后,蘸著蜂蜜、白糖吃。
當年愛包五節粽
赤嶺鄉的畬族人藍宏令,是畬族文化的熱心傳播者。據他介紹,畬族人端午節包兩種粽子,肉粽和堿粽。
據介紹,堿粽的做法特殊,就是用堿樹燒灰,溶于水后浸泡包粽子用的糯米,這樣做出來的粽子黃黃的,有一股特別的香味,而且更易于保存。畬族人喜歡在堿粽里放入肉、香菇、蛋黃、黃生米、鮮果等等口味的餡。其中花生米餡的粽子尤其受畬族同胞歡迎。
這樣做出來的粽子比較實且有堿味,所以大家喜歡將粽子切成片,蘸蜂蜜、白糖食用。
據了解,此前傳統的堿粽是包成管狀,用龍草捆扎成五節,稱為五節粽。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赤嶺鄉畬族人做的粽子形狀已與普通的粽子無異,但他們做堿粽的傳統一直流傳,并被廣大畬族同胞喜愛。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相關新聞
- 2015-06-19這個端午節曬出熱鬧來
- 2015-06-19福建武夷山舉辦迎端午龍舟賽
- 2015-06-18蕉城區鶴峰社區開展“情濃端午”志愿服務活動
- 2015-06-18福安:曉陽鎮開展“端午節·送粽子·送溫暖”活動
- 2015-06-18上杭縣開展“情系端午節愛在敬老院”志愿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