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雅玲 楊洋)在今年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會暨學雷鋒志愿服務大會上,同安區五顯鎮垵爐村喜獲第四屆“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這塊耀眼的國字號招牌,充分肯定了垵爐村這三年多來文明創建所取得的成績和所作出的努力。
“不占一分地,不搶一方土,人人守規矩,戶戶見和樂。”垵爐村黨支部書記顏文守說,這是垵爐村再次榮獲“全國文明村”這一國字號榮譽的“秘訣”。如今,垵爐人正以爭創下一屆“全國文明村”為目標,凝聚全村之力而努力。
共謀共建
文明成果大家享
走進垵爐村,筆直的水泥路直通各家,池水靜靜地流淌,錯落有致的樓房林立兩旁,文化活動中心樓、燈光球場、滑梯、秋千等文娛設施一樣不少,放眼望去,美不勝收,讓人感覺置身公園。
“現在很多城里人都羨慕我們住在公園,家家戶戶都建起新房,生活過得很是愜意。”對于目前這樣的生活,村民顏德春既欣喜又自豪,而這樣的生活與垵爐村“堅持民主與法制”建設是分不開的。
據顏文守介紹,垵爐村積極在法律框架內探索創新,和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合作,試點成立村民代表委員會。作為村民參與村務管理、民主決策的有效載體,村民代表委員會充分發揮村民代表大會、黨員大會、村小組長會、戶代表大會等各類會議的作用,建設村民共謀共建的平臺。有關工程建設、征地拆遷、計劃生育、財務支出、村內困難補助和各種費用發放的信息則利用村廣播和村務政務公開欄的形式向群眾公布,村民對村務公開的滿意度達99%以上。
村民顏秀花毫不猶豫地組織人員將自家部分圍墻拆除,讓出道路給施工隊用作施工便道運輸建材;村民顏仁仁為村幼兒園購置空調,捐資13.4萬元修繕宗祠……
據統計,在過去的一年里,垵爐村先后有96戶村民主動讓地,用于房前屋后綠化美化和道路建設;200余名村民和鄉賢積極出資約120萬元支持垵爐村古厝整修和顏氏宗祠修建。
文化引領
凝聚民心向文明
在垵爐村,另一處深受村民喜歡的當屬農家書屋。整潔寬敞的農家書屋內,農業技術、國內外文學名著等各類書籍有序地陳列在書柜內。
“農家書屋每天都對外開放,寒暑假時,經常座無虛席。”垵爐村黨支部書記顏文守告訴記者,書屋環境舒適,許多學生在放假時經常到書屋內借閱書籍或者做作業,忙完農事的村民也會到此看書。慢慢地,玩麻將、打撲克、喝酒打架的人逐漸少了,“文藝氣息濃厚了,風氣也越來越好了。”2012年,垵爐村農家書屋被評為“福建省示范農家書屋” 、“全國示范農家書屋”。
值得一提的是,垵爐村里還活躍著一支青年志愿者隊伍,他們利用閑暇時間為村中老人義務打掃衛生,義務開展夜間巡邏,參與義務植樹、義務宣傳交通法規。而由村兩委推動成立的鄉賢理事會、顏氏研究會、老人協會、老人交通督導會、義務治保會等一批村民自治組織,也為垵爐村的發展出謀劃策。
同時,垵爐村還不定期舉辦顏回、顏真卿等顏氏大家文化研討會,開展現場書寫顏體書法等活動;成立廣場舞、雙環健身操、乒乓球隊等文娛隊伍,豐富村民的業余生活。
據了解,在“五好文明家庭”評比活動中,整個垵爐村的五好文明家庭戶達525戶,占全村家庭戶的80%。村民顏素芬更是成為“敬老愛親”道德典型人物,并作為“身邊的好人”被推薦參選“中國好人榜”、“福建好人榜”。
鞏固提升
齊心聚力再出發
“不占一分地,不搶一方土,人人守規矩,戶戶見和樂。”顏文守說,同安區委書記陳琛總結的“垵爐理念”,一語道破了垵爐的宜居、文明與和諧的“秘訣”,下一步,垵爐村將在‘全國文明村’的良好基礎上,凝聚村民之力,在鞏固的基礎上,提升文明村的建設水平,讓垵爐的建設更上一層樓。
“幼兒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有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這句備受垵爐人誦讀的名言正是出自《顏氏家訓·勉學第八》。顏文守告訴記者,顏回、顏真卿等顏氏先賢流傳下了寶貴的顏氏文化,特別是《顏氏家訓》更是蘊含著深厚的教育文化內涵,接下來垵爐村將繼續挖掘顏氏文化,深入開展“家風家訓”傳承活動,將《顏氏家訓》印刷成冊,借助經典家訓誦讀、親子讀書活動、座談會及邀請專家學者解讀《顏氏家訓》文化等形式,讓村民們汲取顏氏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素養。
顏文守說,垵爐村還將繼續開展“五好文明家庭”評比活動,以激勵和引導更多的家庭積極投身精神文明建設,養成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家庭衛生、鄰里團結的美德。同時,垵爐村也將擴大志愿者服務隊伍的規模,鼓勵更多的學生、青年人、個體戶等加入,勸阻不文明行為,讓更多的村民“對廈門市‘十大不文明行為’說不”,并通過開展助學、科普宣傳、結對幫扶等豐富多彩的志愿主題實踐活動,不斷拓展志愿服務的領域,為垵爐村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五顯鎮黨委書記葉文雅表示,五顯鎮作為“全國文明村”垵爐村的所在鎮,今后該鎮將繼續把精神文明與社區治理創新、美麗鄉村建設、傳承傳統文化有機結合,使垵爐村這一精神文明建設老典型煥發出新的活力,并復制垵爐村的典型經驗,“以點到面”輻射到周邊,讓“文明之花”在五顯鎮各村莊煥發生機,全力打造宜居、宜游的生態文明新農村。
同安區表示,廈門吹響了“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典范城市”的號角,把廈門打造成為“市民文明行為的示范標桿城市”已成為各方共識,垵爐村積極探索村民自治、創新社區治理、文化傳承等方面的有效途徑,村民自治和社區融合不斷增強,形成獨具特色的“垵爐理念”,同安將不斷總結新經驗,運用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一系列豐富的活動,號召村鎮學習“垵爐理念”, 培養同安市民的文明意識,推進文明村鎮創建,調動同安的村民積極參與到文明創建活動中。
[垵爐村名片]
垵爐村地處同安區東北部,五顯鎮鎮政府所在地,全村656戶,9個村民小組,人口約2300人,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和第三產業為主,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國家級生態村”、“全國示范農家書屋” 、“省級宜居新村”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并成為省市區“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
![]() |
![]() |
責任編輯:文潔 |
- 2014-07-16廈門市同安區五顯鎮垵爐村文明交通督導行動
- 2008-11-28同安區五顯鎮垵爐村
- 2015-03-27同安好父親賣身救白血病兒子 愿任勞任怨打工20年
- 2015-03-25廈門同安成立首支商場類義工服務隊
- 2015-03-21志愿者家庭再添新成員 同安成立商場類義工服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