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當鄉村文化員。從進站時的數十本圖書,到如今書刊類別豐富多彩的一個專業農家書室,看著巨大的變化,鐘伏龍內心涌動著說不出的喜悅。三十多年相濡以沫的守候,他早與這片土地心神交匯,生息相依了。組織開展政策宣傳、科普、讀書、咨詢服務等活動是家常事。如何讓小小的畬族文化站切實發揮基層文化宣傳陣地的作用,真正做到群眾喜聞樂見,起到以點帶面,促進特色文化建設,他沒少熬過夜、費過神。他組建過鄉村劇團、電影隊到各畬漢鄉村進行巡回演出。為了開展畬族傳統文化活動,除平時組織舉辦一些不定期的小型盤歌活動外,還相繼與有關部門舉辦了七屆大型歌會活動,每屆各村畬族同胞來村參加的人數在萬人以上,為傳承與保護本族傳統文化起著紐帶與橋梁作用。令他自豪的是,自從1984年在鳳洋村舉辦第一屆歌會后,這種由民間或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的盤歌活動,在各村寨普及傳開。1997年該村被福安市稱為"畬族文化藝術之鄉",2006年被寧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畬族文化重點村",2008年7月被寧德市人民政府列為首批畬族歷史文化名村。鐘伏龍也先后七次被福建省、寧德市和福安市有關部門評為先進工作者。2013年1月,鐘伏龍被福建省新聞出版局評為福建省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
癡情守望畬文化。隨著時代發展變遷,畬漢群眾日常交往日益密切,一批又一批的群眾走出山門,涌向城鎮謀生,而很多80后年輕一代,由于生活環境改變,與其他民族青年通過自由戀愛成婚越來越多,打破了歷來由父母包辦或媒人介紹的傳統婚姻格局,他們所生的后代,對畬族傳統文化了解甚少,加上漢化、老齡化等文明進化步伐的邁進,很多無形文化資源悄然無聲,后人想問是無處可尋。最具有畬族特色的文化,最富原生態感染力的活動場景從20世紀到八十年代的二十年間,在許多鄉村已無人問津,慢慢退出歷史舞臺,傳統文化面臨萎縮甚至瀕臨消亡的境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04"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2月"好人榜"結果
- 2015-03-04"好老板"翁希明榮登"好人365"封面人物 福建全媒體融合報道
- 2015-02-28我省表彰2014年度“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優秀集體和個人
- 2015-02-27上杭縣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