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這位道德典范,具有對于中國乃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在此,我將自己所在部隊長期以來在學雷鋒活動中所作的探索,以及由此產生的一些感受與思考作以下匯報。
一、不懈探索,領悟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
對于學雷鋒,究竟學什么,尤其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到底如何學等問題,是關乎學雷鋒活動能否廣泛持久并不斷深入發展的首要問題,也是根本問題。在我曾經長期工作過的海軍某驅逐艦部隊,從20世紀70年代初就開展了學雷鋒活動,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諸如出現了“學雷鋒活動三月來四月走”、把學雷鋒掛在嘴上當口號喊、當標簽貼或簡單等同于做好事等傾向,部分官兵沒有經受住社會不良風氣侵蝕的考驗,發生了一些嚴重違紀和違法的問題,部隊建設一度跌入低谷。部隊黨委認真分析教訓,認為主要根源是部分官兵的人生價值觀出了偏差。因此,幫助官兵解決好立身做人的根本問題,成為當時部隊思想政治建設最為迫切也最為核心的課題。
此時,恰逢黨中央再次發出“學習雷鋒同志,弘揚雷鋒精神”的偉大號召。部隊黨委經過反復思考,從毛主席當年對雷鋒的評價“此人懂得一點哲學”中受到啟發,認識到毛澤東以一位哲學家的敏銳目光,從雷鋒的事跡和日記中,看到了雷鋒在看待諸多人生問題時的辯證法思想。我們理解,毛澤東指出雷鋒“懂得一點哲學”,主要是指雷鋒經過學習與實踐,所掌握的在對待人生基本問題上的馬克思主義科學人生哲學。于是,部隊黨委決定從1989年底開始,廣泛開展“雷鋒人生哲學”教育實踐活動,至今已堅持了整整23個年頭,在部隊思想政治建設和全面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活動中,我們把著力點引導到幫助官兵確立科學人生價值觀的大方向上來,用對人生的理性思考,回答了雷鋒可不可學、要不要學、怎樣學等問題,讓學雷鋒成為官兵日常工作生活和成長進步的內在需要。我們組織編寫了《雷鋒人生哲學教育系列叢書》,建起了國內第一個以人生哲學和學雷鋒為內容的展覽廳。一代又一代的官兵,在雷鋒人生哲學教育實踐活動中,受到了馬克思主義人生哲學和科學價值觀的洗禮與啟蒙,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這一做法,多次受到解放軍總部、海軍,以及中宣部、團中央、中央文明辦等有關部委的表彰,被授予“全軍學雷鋒標兵集體”,“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等稱號,是學雷鋒活動開展近50年來全軍唯一的師一級學雷鋒先進單位。
23年堅持不懈的探索與實踐,使我們深刻地感到,雷鋒精神的實質,從根本上講,就是遠大理想與具體實踐、堅定信念與高尚人格、集體主義與個人追求相統一的科學價值觀,充滿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思想,體現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立身做人的真理,蘊含了豐富的時代內涵,彰顯了無窮的精神魅力。
二、理性審視,把握雷鋒精神的科學真諦
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中強調,要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采取措施推動學習活動經常化。那么學雷鋒活動究竟如何深入持久呢?我感到,重要的是要把握雷鋒精神的科學真諦,用真理的力量吸引人。
學雷鋒活動,和我們黨的歷史一樣,也曾經歷了那個“左”的思潮盛行的年代。由于對雷鋒精神缺乏深刻的理性認識,加之人民群眾對雷鋒的喜愛和熱情,在某些情況下,無形中把雷鋒推向了“心中只有他人、唯獨沒有自己”的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壇”。這就在實際上,把雷鋒關心他人與關心自己完全地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雷鋒精神實質的理解,所謂“傻子論”、“過時論”都與此有關。
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的作用和潛能得到了極大的發揮,而人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強化。與此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進程的加快,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更加緊密,個人與他人、與社會的矛盾也更加突出。究竟如何處理個人的生存發展與團隊、社會的生存發展的關系,非常現實地擺在了人們的面前。事實上,幾乎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著圍繞各種人生目標而產生的主觀意識。這些主觀意識中,又必然包含了在各種因素影響下,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的潛在或顯在的價值取向,即價值觀。而恰恰是這些看似簡單卻又極其深刻的價值觀,從根本上影響了人的行為,乃至人的一生。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而言,人們在生活中的價值選擇,不僅關系到個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存與發展,甚至決定著生活在這個環境里的人們的命運。因此,培塑科學的人生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
可以說,我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建立一種在科學價值觀基礎上的道德,一種用真理所揭示的關于人的科學發展的價值觀。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本身的科學發展,離不開科學的人生價值觀。所謂人生價值觀,就是關于人生意義即人生價值的觀念,其核心就是一個人在處理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中所持的最基本的立場和觀點。這個問題解決了,人們投身社會、恪盡職守、勇于創造、樂于奉獻的根本問題就能得到較好地解決。盡管我們所體驗的人生和社會,是極其復雜和多樣的。然而人類社會的多樣性是由個人與社會的矛盾性與統一性生長出來的,作為每個獨立的個人與相互依存的社會之關系,都是由這一根本特性所決定的,人類社會的絕大多數矛盾,幾乎都是圍繞這一基本特征和基本矛盾展開的。針對這一基本矛盾和特征,馬克思曾深刻指出,“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美。”“經驗證明,為大多數人謀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胡主席在闡述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時也強調指出,官兵要把個人前途命運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統一起來,把自覺珍惜和維護國家、軍隊的榮譽與軍人個人的榮譽統一起來。也就是說,科學的人生價值觀,說到底,就是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個人幸福與他人幸福的統一,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的統一。雷鋒用真實而感人的行動、用樸素而辯證的語言,表達的正是“人為什么活著”、“怎樣做人”即怎樣處理個人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這一最基本人生問題,體現的恰恰是科學人生價值觀的真理,也是實現人生科學發展、成就人生價值的真諦所在。
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人們開始反思其背后所隱含的價值根源,那種不顧一切以攫取金錢和財富為目的的價值觀,正是導致危機的最深層次的原因。然而,危機所產生的后果,卻同樣要影響到這些人自身。而那些為他人和社會作出貢獻的人們,社會也會以各種方式給他們以正面的回報。可見,真理和謬誤終究會在實踐面前顯露其真實的面目。
歷史的發展深刻地證明了,在人的本性中,的確存在著一種強烈的對真理的趨同性,人類一直渴望尋找到通往幸福人生的價值真理。而真理有時就像一層紙,從朦朧、混沌,到清晰、徹悟,往往一捅就破、一點就明。真理一旦為人們所接受,就會產生極大的向心力。每當《國際歌》中“要為真理而斗爭”的激昂旋律響起時,都會讓我們的心靈產生激蕩,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力量!
雷鋒精神之所以能啟示后人、長盛不衰,就在于蘊含其中的價值真理,深刻揭示了普遍的人生科學價值觀。雷鋒關于“有限與無限”、“滴水與大海”、“春天與嚴冬”、“松柏與弱苗”以及“活著干什么”、“幸福是什么”等辯證的思考,無不閃爍著智慧的力量、真理的光芒。這一切充分說明,深化學雷鋒活動,就要注重把雷鋒精神所深含的科學性、真理性充分發掘出來,作為思想理論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組成部分,形成全社會的共識,使真理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釋放。
三、行動感召,提升雷鋒精神的社會功效
真理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但同時也具有無法強加于人的特性。在學雷鋒活動中,用行動的力量感召人,真正把精神力量變為物質力量,把價值追求更好地體現在行動的追求上,從而更加有效地發揮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更為現實的問題。
存在決定意識,事實影響判斷。相比較接受理性而言,人們更容易接受的是事實。也就是說,人民群眾在接受一種價值觀念時,往往更看重于其外在表現和現實結果。學雷鋒活動成效,既取決于思想、教育、文化等“精神影響力”,更取決于客觀事實的“物質推動力”。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物質推動力”的作用更具有根本性,并將長久地在其所能涵蓋的范圍內發生作用。這個物質推動力也就是“環境功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告訴我們,人和環境是相互作用的有機系統,人可以改變環境,環境也能改變人。因此,我們尤其要注重用行動的力量影響人。
從現實情況看,我們在弘揚雷鋒精神、培樹先進典型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客觀地看,在言與行的一致性方面,離群眾的期待還有差距,而群眾的期待往往又更多地集中在領導干部身上。因為,從踐行科學人生價值觀的意義上講,領導者就是領跑者,領導者以身示范的作用尤為重要,這也正是黨中央一再強調的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意義。
為了使對價值的追求更多地體現為行動的追求,我們或許可以在制度創新上作出某些努力。比如,是否可以設想在社會青年志愿者中,選拔具有更多雷鋒精神和科學價值觀追求的高素質的優秀分子,讓他們以完成某項具體工作等多種形式,吸收到人民公仆的隊伍中來,繼續以自愿盡義務為主的方式,為政府工作、為民眾服務,由于他們從社會中獲得的物質報酬相對較少,有的甚至低于一般民眾,因此,這將在更大的程度上直接體現為言與行的一致,直接體現為執政者把權力服務于人民的公仆地位,直接體現為共產黨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價值追求。這當然需要些許“探險”的精神,這也是我們共產黨人從事革命與改革的重要法寶。盡管一種行動的結果,相對于我們的預期,會具有某種不確定性。然而,為了偉大的價值追求和人類社會的美好未來,也為了我們的價值觀,我們需要“摸著石頭”謹慎而勇敢地探索前行!
在全社會弘揚雷鋒精神,無疑是意識形態領域的一個戰略問題,但這一戰略目標需要一個個具體的措施去實現,有的措施盡管看上去很小,但可能具有重要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四兩撥千斤”這一中華民族傳統智慧的體現。
雷鋒是永遠的榜樣,雷鋒精神是不朽的豐碑。雷鋒精神只有植根于人們的心底,滲入到人的靈魂深處,使之成為一種價值自覺、社會自覺、文化自覺,其力量才是持久的、永恒的、巨大的,讓科學價值觀的真理更加鮮艷,讓雷鋒精神的旗幟高高飄揚!(作者:錢建軍 海軍北海艦隊原副政委,海軍少將)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3-05南航90后女生常年從事志愿服務 愿學雷鋒做好事
- 2015-03-02真實的雷鋒更有力量 人人皆可成雷鋒 永恒的雷鋒
- 2015-03-02雷鋒精神應“去新”和“提純” 新的時代仍然需要“雷鋒”
- 2013-03-05三明武警愛心堅守詮釋雷鋒精神
- 2015-03-02解讀“雷鋒傳人”郭明義(與雷鋒精神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