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初三
初二、初三人們訪親拜友,互賀新年。正如清人吳繼筠在《福州歲時竹枝詞》中說的:“簇新衣服趨人前,禮數謙謙喜連連。路上相逢共作揖,發財恭喜賀新年?!?/p>
大年初二,福州俗稱“女婿日”,是女兒女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并在女方家里吃飯。有出嫁女兒的人家,要辦春酒,邀女兒、女婿及外孫回娘家飲宴團聚。大年初三,親族鄰里間互相拜年。福州方言有這樣的賀年詩:“姑嫂雙雙賀新年,紅紅傘燈掛廳前;好(斎)好粿送奴去,金字牌板企(站立之意)門前?!?/p>
?正月初四
接神。初四清晨,家家戶戶,焚香“接神”,迎接去年送上天的灶君回鑾就位。店鋪在這天燃放紅炮,開門營業。
?
福州傳統民俗活動“接神”
?正月初七
初七,古稱“人勝節”,福州俗稱“人補命”,那么,初七這天人的生日用什么來補命呢?一般吃太平面,也吃取七種菜(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寓意聰明,蒜寓意精于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做的羹,叫做“七寶羹”,晚上也食年糕。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亦謂上元佳節, 元宵節是新一年中的頭次月圓的節日,其實,福州人在過完春節后至元宵前夕各家各戶就忙著買燈了。福州民間有送燈習俗,買燈是外婆送給出嫁女兒的,對出嫁之女,娘家每年例必送燈,“燈”與“丁”諧音,取添丁之意。第一年送“觀音送子”燈,第二年則送“天賜麟兒”燈,如未生育,便送“桔”燈,寓為“焦急”之意,第三、四年如再未生養,還要再送“桔”燈,生育后可送“孩子坐盆”燈、“狀元騎馬”燈等,直送到外孫(女)16周歲為止。福州民謠:“正月元宵燈,外婆愛外甥(外孫),送來紅紅桔子燈,吉利又添丁?!狈从沉送馄艕弁鈱O的社會風尚。楊慶琛榕城之夕《竹枝詞》云:“天賜麟兒繪彩繒,新娘房子霞光增,宵深欲把金釵卸,又報娘家來送燈?!贝嗽娒枥L當時送燈的盛況。買燈的事由外婆置辦,那送燈的差事則由親家舅(小舅子)來做了。親家舅送燈這天,要把他最新最漂亮的衣服來穿上,所以福州人有句“這個人裝得像親家舅一樣”的諺語。親家舅去送燈,有吃有穿有錢拿,當然是好差事。
正月十五福州老傳統,外婆買燈,外孫提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