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福州節俗碎碎念 傳統年味綿延悠長
http://www.caoliu14.com 2015-02-16 09:15:30 來源:福州文明網
?臘月二十四
福州“祭灶”特色的灶糖灶餅
祭灶。臘月二十四日為“祭灶”,也是福州祭祀灶神的節日。福州傳統“祭灶”在食品上是很有講究的,除了要供灶糖、灶餅,還要有甘蔗、荸薺、豆腐、菠菜、腐竹等。不同的供品也有不同的寓意。灶糖、灶餅本意是粘住灶神的嘴,使其不要再玉帝面前說壞話。荸薺則是為了取福州方言的諧音,寓意 “好運從年頭一直延續到年尾”。祭灶時,甘蔗一定要完整保留甘蔗頭,這樣才有“節節高”和“金榜題名”之意。
?臘月二十五
分年。祭灶后,春節便拉開了帷幕,廿五日后開始磨米漿,蒸 “糖粿”(年糕),備雞、鴨、魚、肉、酒等,祭祀祖先、天地神,謂之“分年”。
老福州在家中磨漿,準備制作年糕
福州年糕除了傳統的紅白年糕,還有白蘿卜、芋頭口味的,選擇頗多
送年。女兒、女婿們陸續開始向岳父岳母送上豐厚的過年禮品,福州話謂之“送年”。不管走多遠,福州人都忘不了回家給時時牽掛自己的父母“送年”。特別在女兒出嫁頭一年,臨近春節年關,女兒女婿要向娘家送年禮,出嫁的女兒要與女婿一齊,向父母送年禮,其中有一床“糖裸”(年糕),一只“骹柄”(豬蹄),一只紅雞角(公雞)及福桔等,表示女兒女婿孝順父母,感謝養育之恩,祝愿老人健康長壽。“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大池魚”“草魚”或“鰱魚”寓意“年年有余”,“福桔”吉祥如意。父母收年禮后,回送給外甥灶糖灶餅,花面殼紙做的面具等,富含民間親情。
責任編輯:卓志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