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漫畫
東南網2月14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帥) 昨天,本報以《小年忙祭灶福州年味到》為題,報道了福州市高橋支路的一戶老福州人家如何用傳統方式祭灶,原汁原味的福州春節習俗讓許多讀者感到特別親切。讀者黃先生來電反映,在除夕來臨前,老福州還有不少很有特色的風俗,比如出嫁的女兒與女婿要回娘家,給父母送年禮。
昨天(2月13日)是臘月廿五。老福州翁文峰先生說,臘月廿四是小年,老福州忙于祭灶,還要全家吃團圓飯,一般不外出。但是到了臘月廿五以后,出嫁的女兒和女婿就要一起回娘家,給父母送年禮。特別是女兒出嫁頭一年,不管路途多遠都要前往,禮品也會重一點。其實,送年禮原本沒有固定在春節前哪一天,但是不少喜歡趕早的夫妻,就會選擇在臘月廿五這一天。因為這個時間正是每家都在購置年貨的時間。早一點把年禮送到娘家,娘家就可以根據已經接到的物品購買年貨,省得買重復了。
關于送年禮要什么東西,每家貧富不同,禮品也略有不同。有一種年禮內容是:一籠屜的糖粿,還有一對大魚,這對魚關鍵是個頭大,一般都不會用海魚,都是用淡水魚,草魚或者鰱魚均可;一只大豬腿,還有一些福桔等等。另一種年禮內容是:一籠屜糖粿、一對大魚、一只豬蹄、一只大公雞。這些禮品都有著美好的寓意,表示年年有余、萬事如意,祝愿父母親長壽平安。
翁先生說,聽長輩們說,舊時福州,女兒與女婿送年禮是春節前最熱鬧的事。夫妻兩人一般都是穿戴一新。女婿一般挑著擔子,上面的各種禮品是個什么檔次,鄰居們都要品頭論足。一般情況下,女方娘家的父母是回禮的,還要招待吃一餐好飯。
翁先生說,在福州春節期間,親友間互相贈送禮品,都叫“送年”。近幾十年來,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現在多以現金作為年禮,富有人情味的年俗有點變淡了。但是,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出嫁的女兒與女婿回娘家送年禮也越來越受人重視。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