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美英,沙縣高橋鎮(zhèn)安田村人,助。10多年來無償照顧和陪伴一位鄰家阿婆,并以"母女"相稱,不是母女勝似母女,演繹了一段跨越血緣的母女情。
在沙縣高橋鎮(zhèn)安田村上對自然村,有一個年過花甲的家庭主婦,在丈夫的支持下,無償照顧和陪伴一位鄰家阿婆10多年。她們以"母女"相稱,母親叫楊箕娟,女兒叫賴美英。
賴美英今年65歲,4個兒女都已外出工作,常年不在身邊,家中只剩丈夫和自己兩個人。楊箕娟今年90歲高齡,瘦小的個子,一個人生活。
上世紀60年代,楊箕娟和兒女一起從閩南移民到安田村。賴美英因為會說閩南話,比其他村民更快和楊箕娟熱絡(luò)起來。后來,賴美英搬家到上對自然村,楊箕娟也跟著搬了過來,她倆再次成了鄰居,兩家距離不到100米。
她們以母女相稱,源于楊箕娟小女兒的一次移民。13年前,楊箕娟的女兒和女婿打算移民回閩南,楊箕娟舍不得,常找賴美英訴苦。賴美英于心不忍,便說:"如果你喜歡女兒,我來當(dāng)你女兒吧。"沒想到,楊箕娟便再也不哭不鬧,還平靜地送女兒女婿離家。
讓村民想不到的是,賴美英待楊箕娟,果真像親生母親一樣。楊箕娟八十大壽時,賴美英在丈夫陸樹城的支持下,花了1000多元,擺了4桌酒席,還給楊箕娟買了新衣服、新鞋子、金戒指……這些都是當(dāng)?shù)嘏畠航o母親拜壽時做的事。
因為楊箕娟的大兒子還在身邊,那時賴美英做得最多的,是每天陪楊箕娟聊天解悶。每逢圩日,賴美英和丈夫還會特地準備些飯菜和日用品,給楊箕娟送去。這些習(xí)慣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不幸的是,楊箕娟的大兒子去年因癌癥去世,賴美英和丈夫替她操辦了兒子的后事。楊箕娟移民的女兒要把她接回閩南照顧,楊箕娟最后還是選擇回來找賴美英。
此時,楊箕娟在高橋鎮(zhèn)已是孤身一人。一天,楊箕娟打掃衛(wèi)生時磕破了頭,生活自理困難。為照顧和穩(wěn)定楊箕娟的情緒,賴美英便每天給她送飯,陪她過夜,直到她康復(fù)和振作起來。
連接兩家的土坡,賴美英不知走了多少遍,可意外還是發(fā)生了。賴美英自己身體其實并不是很好,糖尿病、尿道炎、高血壓等疾病纏身多年。去年12月的一天,在給楊箕娟送飯回來的路上,可能因為勞累過度,眼前一花,摔傷了腰。她還是堅持每天爬45度左右的陡坡,給楊箕娟送飯,陪她聊天解悶。
對賴美英的付出,村里也有人不理解,說閑話。賴美英從來不生氣,她說:"嘴巴生來就是說話的,隨他吧。"丈夫陸樹城也支持她:"遠親不如近鄰嘛。"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 2014-04-15患癌少年列遺愿清單募善款助人 角馬渡河遷徙
- 2014-04-15英患癌少年列遺愿清單募善款助人
- 2014-04-08耄耋黨員樂助人 義務(wù)保潔二十載
- 2014-03-12英女愛情大師助人尋愛年入百萬
- 2014-02-27以德報德:好父親助人36年 女兒重病得眾人伸援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