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心救治,把患者從死亡邊緣搶救回來。“為患者檢查時,細心一點;為患者換藥時,認真一點;與病人溝通時,耐心一點。實實在在地為患者做點事,才是醫生價值的體現。”十年如一日,陳仲育一直奉行嚴謹、細心的行醫原則。2008年9月2日,到廈門旅游的劉阿婆由于交通事故受重傷,被送至同民醫院進行搶救時已經呼吸微弱,四肢冰冷。陳仲育一接診劉阿婆,憑曾在普外科工作數年的經驗,馬上意識到患者處于極度危重失血性休克狀態,應考慮胸腹部閉合性損傷大出血的可能,于是立即將劉阿婆送往手術室,果然,肝破裂口找到了、腸破口找到了……經過4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終于把劉阿婆從死亡邊緣搶救回來。當劉阿婆被推出手術室大門的那一刻,門外從老家趕來的焦急等待的劉阿婆兒子小鄭得知母親獲救,緊緊握住陳仲育的雙手不停地道謝。待病情平穩后,陳仲育再為劉阿婆做了骨科手術。一年后,劉阿婆出院時,兒子小鄭感激地對陳仲育說:“陳醫生,不瞞您說,我們本來打算轉回老家醫院治療,離家近也方便,但我們信任您,有你在,我母親的病情和心情都好得快。”現在,劉阿婆及兒子小鄭與陳仲育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每逢節日他們之間總少不了電話、短信問候。
耐心溝通,成為患者的親哥哥。與病人溝通時,耐心一點。陳仲育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快地贏得患者的信任,更好地開展治療。2012年12月10日,15歲的智能障礙患兒練某,發生車禍致“左脛腓骨下段骨折”,住進了同民分院骨一科。在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療的十幾天中,練某由于智障,極其不配合,經常趁家屬不注意時,自己拆除石膏,或下地走動,還多次尿濕石膏。面對這樣的情形,陳仲育一點怨言也沒有,經常班外時間仍細心地替練某更換石膏、重新包扎,并耐心地哄他“不要亂動”。由于練某躁動頻繁,造成骨折移位明顯,只好行“右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不料,術后練某還是不配合,經常亂動甚至摔腳,還常把輸液管拔掉。如果再這樣下去,傷口很難愈合,極有可能引起鋼板斷裂或再骨折,陳仲育不斷認真觀察并了解練某的脾氣、性格,他找到一些練某感興趣的話題,和他聊天,逗他玩,節假日時還會帶些小禮物給他。很快,練某只要一見到陳仲育,就會很快安靜下來,并親切喊他為“醫生哥哥”,每當這時陳仲育都覺得“再辛苦也是值得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28“福建好人”林錦如家庭榮獲全國“五好文明家庭”稱號
- 2014-05-26泉港舉辦“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故事匯巡講活動
- 2014-05-22好人力量:三小伙圍毆中學生 漳州兩阿伯出手相救
- 2014-05-20“中國好人”劉彩洪當選全國“感動邊疆人物”
- 2014-05-08武平縣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先進事跡巡講走進中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