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他恪守“君子入則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無怨無悔地侍奉年老多病的雙親和殘疾的百歲奶奶,流露著一個孝子的動人情懷。
陳建君,性情溫和,寡言少語,憂郁的臉龐記載著超越年齡的滄桑。2011年時任連長正值軍人事業最佳發展期的他,為照顧家里的三位老人不得不離開了他摯愛的部隊選擇了轉業。轉業地稅的兩年時間里,他同其他同事一樣,忠實履行工作職責,堅守窗口崗位,以誠實友善和耐心熱情博得納稅人的交口稱贊。八小時之外,他默默無聞地恪守“君子入則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無怨無悔地侍奉年老多病的雙親和殘疾的百歲奶奶,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照料,用實際行動反駁“久病床前無孝子”觀點的片面與淺薄。
父母親均已70多歲,一輩子艱苦的農村生活和節衣縮食,落下了一身的病痛。父親患有高血壓、骨質增生,在20年前因胃出血做了胃切除手術,胃部切除了三分之二,徹底喪失勞動能力,母親承擔起照顧父親和維持全家生計的重擔,長年艱苦的勞累使得她自己的老胃病得不到療養。7年前更是雪上加霜,父親又因動脈血管硬化和腦萎縮,患上了嚴重的老年癡呆癥,經常把屎尿拉在自己的被褥上、褲襠里,有時還把大便涂抹在墻上和地上,稍不留意就會獨自出走,惹得家人一番焦慮的尋找。
轉業回家,眼見母親的蒼老和病痛,無業妻子攜幼女打工維家的艱辛,在同事們休閑和應酬的業余時間,陳建君默默地承擔起照顧雙親和百歲奶奶的繁重家務活。
屋漏偏逢連陰雨,今年年初,百歲奶奶不慎摔壞了股骨輪,送到九五醫院醫治,陳建君連續四天熬夜陪護在老人家床前,幫老人家按摩、洗漱、喂飯,端屎端尿,耐心地陪老人嘮嗑,給老人以精神上的慰藉,直到老人家出院。因為向單位請假,陳建君的家庭狀況才被領導和同事們知曉,他的感人至深的“現代孝子”的典型也為同事們稱頌。
每天下班回家,他是奶奶的拐杖,扶奶奶到外面去曬太陽、散步,安排老人吃飯、洗漱、睡覺;緊接著,他是父親的護工,給父親換衣、洗漱、按摩、燙腳、通便;再收拾完其它家務,疲憊的他也不敢安然入睡,每個夜晚都要起來二三次查看老人的睡眠情況,看看奶奶是否睡得好,父親有沒有偷跑出去。春夏秋冬、白晝黑夜、一天又一天就這樣重復著……
陳建君沒有在城區買房子,住在農村的老房子里,轉業的10萬元安家費都花在老人的醫藥費上了。每個月的工資和妻子微薄的收入不知道夠不夠一家六口的生活?面對新任領導的詢問,他把很多人認為苦不堪言的生活描述的很平淡,內心無波瀾。“生活還過得去,都是自己應該的,沒關系,沒事的,扛得住”。正是這樣的樸實、平和,彰顯了一個老兵的寬廣胸懷,呈現出一個男人的敢于擔當,流露著一個孝子的動人情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29武平縣啟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進基層巡講活動
- 2014-04-25寧化縣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訪談活動
- 2014-04-25涵江區積極培育“好人土壤” 爭當好人蔚然成風
- 2014-04-17上杭縣戶籍協管員陳長林:播撒愛心的“福建好人”
- 2014-04-16福清最美海島醫生王錦萍成“中國好人榜”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