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志愿義工骨干首次與慈濟環保部對接
四是兩岸交流頻繁。以臺灣、香港志愿模式為借鑒,率先出臺《海滄區志愿服務管理試行辦法》;利用海峽論壇契機積極對接臺灣知名公益組織張老師基金會,獲取工作指導;主動對接長庚醫院、臺商協會、轄區大型臺企,在多家臺企協調成立“臺胞義工志愿行”義工隊,鼓勵、發動其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建立“兩岸義工交流合作工作室”,召開兩岸義工交流座談會,促進兩岸志愿者面對面交流。
五是社會影響廣泛。各級文明單位、各級黨組織主動參與,一批社會志愿者持續參與常規性志愿服務活動;福建電視臺專程赴海滄拍攝電視紀實片《兩岸微志愿》,《福建日報》、《海西晨報》專題報道60余篇次,義工接受市級廣播電視媒體采訪3次,新浪廈門、東南網、福建文明風等網站也開辟“臺胞義工行·海滄微志愿”專欄;積極參評人民日報社組織的“2013年度公益慈善十佳中國經驗”、“政府創新十佳中國經驗”;2014年3月18日啟動的“愛心媽媽接力跑”(注:兩岸義工共同關愛車禍余生的“奇跡寶寶”,義工媽媽為孩子提供持續母愛呵護)活動被央視采訪報道。
手把手教奶奶剪紙
下一步,海滄區還將從以下三方面加強“臺胞義工志愿行”品牌建設: 一是廣泛發動群眾。深入社區、企業、學校,廣泛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培育義工骨干;將“臺胞義工志愿行”中涌現出的好人好事編排譜寫成故事、歌曲廣泛宣揚,形成典型示范;創造條件予以志愿者更多人文關懷,依靠認同感和歸宿感保持志愿者堅持參與活動的熱情與積極性。二是立足社區推進。在社區廣泛設立志愿服務報名點,有序推進社區志愿服務站建設。將每周末的活動做進社區,努力建設一批志愿服務工作特色示范社區。三是多方發動臺胞。與長庚志工隊等保持密切合作,邀請臺商臺胞為我區志愿服務工作提供幫助指導;與各臺胞義工隊聯合啟動“祖孫三代快樂行”大型志愿服務活動,在各個社區持續開展銀發幫扶、助學幫扶、濟困幫扶志愿活動;加強與慈濟基金理事會對接,實現資源共享。(中共海滄區委文明辦)
![]() |
![]() |
責任編輯:盧超穎 |
- 2014-04-09海滄區開展“悅讀福袋·傳遞愛”故事志工培訓活動
- 2014-04-09廈門海滄“微志愿”義工清明組織祭掃烈士陵園
- 2014-04-08海滄“微志愿”義工祭掃烈士陵園
- 2014-04-08“奇跡寶寶”見證海滄大愛 大黃鴨接力向全國蔓延
- 2014-04-04廈門海滄將“騎行”進行到底 創造“零缺損”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