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8日訊 根據中央和省委文明辦關于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活動的部署,廈門市圍繞“感悟清明、平安清明、文化清明、綠色清明”主題,祭奠先烈、先人、先賢,倡導文明祭掃、開展清明傳統文化活動,引導人們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努力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共同締造美麗廈門,推進文明城市創建不斷深化。
一、緬懷先烈、感悟清明。
國土埋忠骨,蒼生緬英靈。陵園里祭英烈,緬懷先烈功績。4月4日上午,我市各套班子領導,駐廈部隊領導,以及市級老領導、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烈士家屬代表、離退休老干部代表、駐廈部隊代表、市直機關部分干部、社會各界人士代表共400多人在廈門烈士陵園舉行集中悼念革命先烈活動。我市各區也開展了本區內黨政軍領導和社會各界集中悼念先烈的活動。網絡上祭英烈,留言表心聲。市委文明辦專門制定方案,發出活動通知,在全市未成年人中部署開展“清明祭英烈”主題教育活動。?把現場祭英烈與網上祭英烈結合起來,發揮中小學校主渠道作用和社區綠色網吧作用,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和未成年組織未成年人登陸中國文明網、央視網專門網頁,參與網上祭拜。廣大中小學生在網上向先烈先賢鞠躬獻花,抒寫感言寄語,表達對先烈、先賢的感恩和敬仰。電視上祭英烈,感懷先賢事跡。4月5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的清明節特別策劃《寫在墓碑上的人生》,專題介紹了“萬嬰之母”林巧稚的故事。廈門日報原副總編輯郭建堯講述了林巧稚的愛國、敬業、奉獻的感人事跡,與全國電視觀眾一起追憶人民醫學家林巧稚。班會上祭英烈,提升愛國情感。4月3日,在湖里區實驗小學舉行了廈門市中小學“清明祭英烈”活動觀摩暨湖里實驗小學“踏著先烈的足跡尋夢”主題班會。本次主題班會由“緬懷先烈,豐富革命精神”、“感恩先烈,表達行動之心”、“追尋先烈、傾聽夢想之音”、“總結發言,抒發決心之言”四個環節組成,整個過程主題鮮明,形式新穎,是一次生動、深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市各中小學校舉辦征文演講、詩歌朗誦、主題班隊會、團日活動,組織學生慰問幫扶復退軍人和烈士家屬。在主題活動中,學生們通過聆聽革命先烈事跡,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感悟先烈們為革命事業甘愿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精神和偉大崇高的革命主義堅定立場,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責任感與使命感,為實現偉大“中國夢”匯聚了強大精神力量。
二、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清明節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廈門市圍繞“規范、生態、便民”開展文明祭祀、平安清明活動。規范祭掃,安全為先。民政、宣傳、公安、交通、市政園林、工商、市容管理等部門加大對違規掃祭活動的治理,針對群眾祭祀出行、停車、防火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舉措。4月2日,市交警部門提前發布清明掃墓交通安全提示,對市內主要祭掃點和道路交通實際情況,加大警力部署,全力保障節假日期間的交通疏導,倡導市民安全行車、文明出行,平安清明。市公交集團在清明節前后特別開通了臨時直達專線。廈門市殯儀服務中心拓展創新服務項目,設“廈門白事服務”便民服務網絡商店,市民足不出戶即可辦理“線上預約”、“即時咨詢”、“代訂鮮花”等業務,開通了“懷祥禮儀”微信服務號及微網站,方便市民通過手機了解和辦理相關業務,切實提升清明祭祀便民服務水平。生態祭掃,樹立新風。清明時節,廈門吹來一陣陣的環保葬新風。4月2日,鼓浪嶼海岸線以外的東海海域,92名逝者的骨灰伴隨著鮮花回歸大海母親的懷抱,與自然同在,和天地共存。這是我市第六次舉辦大型海葬活動,也是首次推行免費海葬,參與逝者人數創歷史新高。舉行文明祭掃宣傳活動,通過社區LED電子屏播放宣傳標語,倡導文明祭祀;推廣網上掃墓和家庭追思會等新型祭奠方式,引導人們在祭祀活動中一切從簡;利用社區微博微信平臺向居民宣傳清明節內涵、祭掃小貼士等引導市民用鮮花、植樹等文明生態的方式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在天馬山的中華永久墓園,與往年不同的是,選擇鮮花祭掃的市民越來越多,墓園里不再煙霧繚繞,反而多了幾分清凈和淡雅。除了免費贈送菊花,墓園內還有一個攤位在出售鮮花,價格在幾十元到一百元不等。雖然比平時稍微貴了不少,但是菊花、百合等鮮花還是很熱門。
三、弘揚傳統、文化清明。
組織開展清明傳統文化活動,引導市民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承辦“我們的節日·清明”《中華長歌行》大型電視節目。承辦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我們的節日·清明” ——《中華長歌行》大型電視節目。節目通過詩文誦讀、人物訪談等形式,關注海峽兩岸具有閩南特色的清明習俗,弘揚民族傳統。誦讀中華經典,慎終追遠揚美德。突出孝道、仁義主題,廣泛開展清明詩文朗誦會和詩詞歌會,組織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誦讀傳統經典,引導人們慎終追遠,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各區舉行“我們的節日·清明”經典誦讀展演,在全市中小學校開展經典誦讀。湖里實驗小學開展“踏著先烈的足跡尋夢”特色主題誦讀會,通過詩朗誦《囚歌》、講故事《勇敢的劉胡蘭》、誦讀《夢舞神州》等經典文章故事,引導青少年,浸潤心靈,慎終追遠。廈門大學邀請民俗專家舉行“名師薈萃,暢敘清明”清明文化論壇家等向廣大學子解構清明節,喚醒人們關于清明文化的記憶。舉行民俗活動,弘揚傳統文化。在廈門日報、廈門晚報等推出清明祭祖食品、清明養生等專題,介紹廈門清明習俗,推廣中國傳統清明文化與閩南特色文化,引發了市民對清明節吃春卷、做“粿”等傳統習俗的熱議和追捧。結合五祖拳、青礁慈濟文化等本土特色資源,廣泛開展閩南方言、美食、戲曲、童玩等多種形式的課程培訓。節日期間,在各區舉辦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尋根祭祖、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間藝術展示等活動,讓人們在參與中親身體驗節日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四、節日踏青、綠色清明。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廈門市組織城鄉社區和基層企事業單位開展“關愛自然、綠色清明”為主題的清明活動,如交通運輸系統各單位利用節日,舉行了以節日踏青“我健康,我快樂”主題的登山踏青活動,通過植樹綠化、沐春踏青、風箏比賽等多樣活動,豐富清明節日氣息。清明小長假期,許多游客選擇來廈旅游,僅4月5日鼓浪嶼上島人數就接近5萬人,與近幾年國慶黃金周首日的接待量相當。為旅客有個舒心清明假期,我市廣泛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在輪渡碼頭、鷺江道、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游客密集區域,引導旅客文明旅游,幫助游客困難排解和維護景區環境。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08漳平市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綜述
- 2014-04-08三明市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綜述
- 2014-04-08盤點清明出游不文明行為:違規拍照、違規抽煙
- 2014-04-08寧德市今年清明祭掃勁吹“文明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