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孫,1953年生,自1985年部隊退伍轉業后,1999年6月調到閩浙贛三省交界的九牧中隊擔任中隊長,15年堅守在省際“北大門”。五顯嶺地處在閩浙贛交界海拔千米的大山上,冬天常常冰雪封路,保暢任務相當重。寒來暑往,陳德孫同志常年駐守在這個分水嶺上,任勞任怨,盡職盡責完成疏堵保暢,并為過往駕駛員和群眾提供熱情幫助,受到領導和群眾的充分肯定,先后多次獲得市、縣級各級表彰。
漁梁嶺和五顯嶺之間,坡長路陡,地勢險要。一到冬天,這里就是風雪交加,冰天雪地。今年1月31日凌晨,陳德孫和隊友們早早來到漁梁嶺路段,這里路面結冰2公分,兩頭塞滿了車輛,凍壞了10多輛貨車。陳德孫發現一輛衢州大貨車凍壞在漁梁嶺背,由于夜間、凌晨凍了五六個小時,半軸斷裂無法啟動。他把巡邏車停在路邊店旁,一起幫助修理,他發現被凍貨車損壞零件附近修理店沒有,就聯系浦城城關師傅送零件上路維修。還有一輛運藥材的貨車滯溜在杉坊路段上,因夜間氣溫零下5度,油箱柴油凍成豆腐渣般,車子動不了。陳德孫和隊員幫忙從附近農民家中那拿來干柴為車加溫。駕駛員徐斌十分感動說:“我們無親無故,沒有你們的幫忙,我車不知什么時候可發動,你們真了不得啊!”
前兩個月的一天深夜,因國道“白改黑”單線通行,九牧深坑路段出現嚴重的塞車現象,前后共滯留了100多輛車,一連兩個多小時車輛都無法向前挪動,大量司機及乘客夜間被困。接到求助電話后,陳德孫領著隊友立即驅車前往塞車路段,根據改造路段兩端放行時間,科學指揮車輛交叉行駛。經幾個小時的疏堵后,路面上滯留的車輛慢慢有序地向各自要去的方向行駛。望著一輛輛漸行遠去的車輛,陳德孫疲憊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九牧鎮向來有“竹鄉”之稱,全鎮大小竹加工企業幾十家,村民紛紛向企業運送原竹。為降低運輸成本,不顧安全超負荷裝載,運輸車輛時常出現超寬、超高和超長現象。在通村公路或國道上行駛時,搖搖晃晃,特別是五顯嶺隧道內沒裝照明燈,極易造成車輛載物相刮擦,交通安全隱患極大。為解決這一問題,陳德孫主動上門向九牧鎮領導匯報情況,并請各村的主干到中隊座談,共同商討解決毛竹安全運輸問題。通過商討,采取對毛竹運輸車輛進行掛牌提示,以提醒其他車輛駕駛員注意,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這樣,既保證了企業的毛竹原料,又保障了農民賣竹增收和運輸安全。
陳德孫將離開自己堅守了15年的工作崗位,身邊很多朋友都勸他放松一下,不要讓自己太辛苦。對此,老陳感嘆道:“在九牧中隊的這些年,就像做夢一樣,一晃就過去了。工作了這么多年,對這段路及路面上過往的司機,我都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在臨退休之際,我想最后盡自己一點心力。”
該同志于2003.3? 被南平市支隊評為“春運先進個人”;三次被南平市市公安局記個人三等功;2004.3? 被南平市支隊評為“最佳交通警”。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02武平縣“五舉措”打造“好人之城”
- 2014-03-31泉港啟動“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故事匯巡講活動
- 2014-03-31好人阿美為傷者圍人墻被撞身亡 告別儀式昨舉行
- 2014-03-24武平 好人群體奏響了時代的最強音
- 2014-03-24“好人”的時代推動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