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
成為“奇跡寶寶”首位“媽媽”
在海滄志愿者協會會長黃曉軍看來,鄭麗娟成為首位“愛心媽媽”有一定的必然性。多年的志愿服務使鄭麗娟擁有較專業的義工服務理念與技能,而且作為一名年輕的母親,面對一個失去雙親的孤兒,母愛便自然而然地散發出來。
黃曉軍告訴我們,鄭麗娟成為首位“愛心媽媽”也有一定的偶然性,海滄醫院是全市首家引入“志愿輪值”公辦醫院,事發當天湊巧是鄭麗娟當班。當她第一眼看見被送進醫院的寶寶,便覺得“走不開了”。
“我覺得很揪心,寶寶太可憐了。”鄭麗娟幫寶寶換尿布,給寶寶喂奶、喝水。晚上天氣有些冷,寶寶做完檢查后身體略微發紫,鄭麗娟趕緊依偎在寶寶身邊,用自己的體溫為寶寶取暖。
“如果那天是我們臺胞義工隊的其他隊員值班,她們也會跟我一樣照顧寶寶。”面對媒體的鏡頭,鄭麗娟一再表示,這只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接力
愛心在兩岸間凝聚匯流
在照顧寶寶的同時,鄭麗娟第一時間將寶寶的情況通過手機反饋回“臺胞義工志愿行”平臺,平臺接收以后又通過網絡等多渠道將信息發布出去。“愛心電波”不斷傳播,愛心傳遞超越了時間空間。
短短2天時間里,就有50多位志愿者主動報名參與“愛心媽媽”大接力;海滄“長庚志工隊”為寶寶送來了經過消毒的“放心母乳”;海滄區志愿者協會率先發起了愛心募捐倡議,無數市民踴躍參與;許多熱心志愿者趕到醫院看望寶寶,送來了各類生活用品;一些從事法律工作的志愿者表示愿意提供法律援助;還有一些從事心理咨詢的志愿者為寶寶的家屬提供心理輔導和幫助。
大愛無聲,百川匯流。幾天時間,無數愛心通過海滄“臺胞義工志愿行”平臺凝聚,物質、精神、人文、法律幫扶接踵而至,一場愛心大接力悄然展開……
與此同時,得益于“臺胞義工志愿行”平臺,海峽對岸的臺灣義工也紛紛行動起來,加入到愛心接力的隊伍中來。“我們將為寶寶規劃一份專門的人身保險方案。”日前,某臺資保險公司負責人趕往醫院看望寶寶。
愛心傳遞仍在繼續,義工人數仍在增加,通過幫助“奇跡寶寶”,“臺胞義工精神”又一次點燃了兩岸同胞共同的志愿熱情,兩岸義工交流合作在海滄展示出了強勁的活力。(林岑 楊繼祥)
![]() |
![]() |
責任編輯:盧超穎 |
- 2014-03-27義賣溫暖“奇跡寶寶” “微志愿”編織愛心大網
- 2014-03-18公園植樹后進鄉村送暖 海滄“微志愿”志愿者很忙
- 2014-03-17海滄區“微志愿”黨員志愿者進村送溫暖
- 2014-03-10海滄“微志愿”活動融入市民生活中 將推菜單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