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江蘇錫劇登上了泉州舞臺
東南網2月7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吳月芳 田米文/圖)昨天是大年初七,大家還沉浸在濃濃的年味中,泉州梨園古典劇院內已開始笙簫和鳴。晚上7點半,由江蘇省無錫市錫劇院臺柱們演出的代表劇《珍珠塔》,率先拉開了古城鬧元宵文藝活動的序幕。
今年是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建團60周年,正月初九開始,歷時一年的展演活動也將從經典的《陳三五娘》開始,戲迷票友馬年有福了。
父子同臺飾一角 展現錫劇風情
梨園舞臺表演寫意,錫劇表演更側重于虛實結合。昨天一早,無錫市錫劇院的70名演職人員就忙活開了。有的在場外抓緊預熱樂器演奏和舞臺表演,有的忙著搭設舞臺。江南水鄉的舞臺背景,一下就把觀眾拉入了與梨園戲風格迥異的故事場景中。
約2個半小時的演出里,來自無錫市錫劇院的5位臺柱無疑是最大亮點。小王彬彬、黃靜慧、陳云霞曾斬獲戲劇“梅花獎”。小王彬彬、小小王彬彬、潘華還獲得上海白玉蘭戲劇獎。
您肯定好奇,小王彬彬和小小王彬彬是什么關系。他們分別是錫劇宗師王彬彬的兒子和孫子。王彬彬開創了錫劇的重要流派“彬彬腔”,風格豪放大氣,與梅蘭珍創造的“梅派”風格迥異。昨天,父子倆同時飾演《珍珠塔》男主角“方卿”。若是沒有旁人提醒,或許觀眾一下還沒看出來呢!
無錫市錫劇院藝術室負責人徐先生說,在華東地區,錫劇與越劇、黃梅戲并稱三大劇種。不過和國內許多劇種一樣,錫劇也面臨市場問題。人們來看錫劇,總希望能看父子同臺,這也是爭取票房的一種方式。
泉州編劇錫劇 劇本排練即將開始
今年鬧元宵如何請得省外劇團到泉州演出呢?
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工作人員介紹,去年5月《董生與李氏》全國巡演,第一站就到江蘇無錫。因為今年是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建團60周年,再加上泉州獲評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便決定邀請無錫市錫劇院到泉州演出。
無錫市錫劇院藝術室負責人徐先生說,江蘇人看來自泉州的梨園戲,大開眼界。因為相比“宋元遺存”的梨園戲,僅有200年左右歷史的錫劇是相當年輕的。梨園戲樂隊班子同臺演出,這樣的模式,也是江浙一帶戲劇所沒有的。
徐先生還表示,泉州的著名戲劇編劇王仁杰剛剛根據小說《雷雨》改編的錫劇劇本《蘩漪》,已經獲得文化部中國劇協專家的論證,他們參加完泉州元宵表演,返回無錫后就準備排練新劇。
六代梨園人共登臺 拉開展演序幕
為了紀念建團60周年,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將在2014年全年度舉行“建團60周年經典劇目展演活動”,并作為“東亞文化之都”文化交流活動的重點項目。展演活動將在2月8日(正月初九)晚上正式啟動。當晚由梨園戲六批傳承人同臺獻演的傳承版《陳三五娘》將登臺。這六批傳承人,囊括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培養的梨園人才,以及1997年和2007年藝校梨園班的學生。最小的只有17歲,最年長的蔡婭治已年逾七旬,她反串的小生堪稱經典,只是退休后的20余年已鮮有登臺。為了熟悉舞臺上的感覺,蔡老師正月初五就開始排練了。
儀式啟動后,一直到正月十三,將是本年度經典劇目展演活動的首輪演出。《劉智遠》、《朱壽昌》、《胭脂記》、《節婦吟》、《董生與李氏》、《王魁》等梨園戲精彩劇目將逐一亮相。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5-31[寫景狀物]馮天奕:梨園春色
- 2013-04-03研究梨園戲代捐“秦叔寶” 加拿大博士鐘情閩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