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占個好攤位,整日生意才會旺
零時過后,寂靜的老街突然喧鬧了起來。
開元寺里人山人海,前來祈福的信眾摩肩接踵。上炷香,求個萬事順意,再討碗齋面,祈個來年平安,天氣再冷,人們臉上、心里都是喜滋滋的。
自鐘樓開始,街頭叫賣聲四起。沿街的店面把店里的東西都搬出來了;賣水仙花的攤販,將花盆擺到醒目的位置,趁節(jié)前最后再加把勁,把剩余的都賣出去;更有小吃攤直接現(xiàn)場操作,香飄四里,把人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來自西門的李阿婆,賣的是碗糕、甜粿和菜粿,可以拜拜用,也可以現(xiàn)吃著玩。不到半個上午,就賣得差不多了,急急忙忙喊了媳婦再從家里取點(diǎn)過來,多聊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來自南安大霞美的林先生一家架起了兩口大鍋,自前晚11時起,就沒再合眼。林先生負(fù)責(zé)下鍋炸東西,愛人和岳母在前面叫賣,還有兩個幫手切菜、攪拌。10多種炸物,買的人絡(luò)繹不絕,生意好得實在忙不過來。一家子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餓了就拿起炸好的芋頭吃一塊。林先生說,他們幾乎每月勤佛日都會過來擺攤,已有10年了。蛇年的最后一個勤佛日,生意太忙,才喊了岳母過來幫手。正在光顧的楊女士,就住在西街,嫌自己炸物拜拜麻煩,每次都到林先生這里買現(xiàn)成的。
過年還要祭祖、敬天公,漂亮的擺盤可少不了。林女士的攤位上,杯子、碟子、端盤,應(yīng)有盡有,大紅、燙金,喜慶得不得了。林女士忙著討價還價,嗓子都快啞了。
來自城東的董阿婆賣的則是古樸的頭花。擺攤10年,每一朵都是阿婆手工做的,精致小巧,最貴的也就5元。快過年了,結(jié)婚的人多,買些頭花回去,分給來幫忙的親朋好友,是泉州人的習(xí)慣。就是家里沒人結(jié)婚,買朵戴在頭上,也是很水(閩南語,漂亮)的。
這一天,成了孩子們的節(jié)日,一會兒叫著要吃糖葫蘆,一會兒買杯飲料,倒是比大人還忙。
這里,也成了攝影愛好者的聚集地,各種長槍短炮齊上陣,就連外國游客,都忍不住從街頭拍到街尾。
一直到中午1點(diǎn)半,西街的熱鬧才漸漸散去。意猶未盡的人們,還要再等一個月,要想再見識這般熱鬧,可得再等上一年了。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 2014-01-28寧德市文明辦倡議過一個節(jié)儉、平安、健康、祥和的節(jié)日
- 2014-01-26陳靖姑民俗文化旅游節(jié)啟動 首日發(fā)出600份平安餅
- 2014-01-14愛心大接力保得母子平安 福州街頭溫暖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