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彬和同伴登戴云山,感受山勢的磅礴。
登山達人推薦幾座名山 重陽登高賞東亞文化之都秋韻
【核心提示】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周日是九月初九重陽節。作為東亞文化之都,泉州民間重陽登高由來已久。晉代中原戰亂,貴族紛紛南遷入閩,散居晉江沿岸。他們把中原重陽節習俗帶到閩南,每逢重陽時節,都登豐州九日山,向北遙望中原故地,飲酒賦詩,寄托鄉思。
重陽節又是中國老人節,秋高氣爽,花木尚未枯萎,不妨陪著父母一起登高踏秋,一覽秋韻美景,領略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蘊。
早報邀請泉州登山達人推薦幾座名山,分享他們的登山經歷,并制作重陽登高地圖,供讀者朋友出行參考。
□早報記者 劉波/文 阿彬/圖
◆登高故事
登山二十多年 曾一周八上清源山
市民阿彬熱衷爬山,登清源山已有二三十年歷史了。他年輕時候從永春來泉州工作,即養成爬山習慣。有一段時間,他幾乎天天爬一次山。曾有一周,他上了八趟清源山。“第八次是在計劃外,因為要帶朋友上山。”
阿彬開了一家白鴨湯店,每天五點多起床,到菜市場搞定當天廚房配料后,就驅車到清源山腳花博園,然后一路步行上山至南臺巖,單趟行程50分鐘即可搞定。他算是白鶴拳練家子,登山行疾如飛,一般人是無法跟上他的步伐,因此他登清源山多是“獨行俠”。
阿彬在攀爬清源山時,曾多次見到幾名六十歲的老人赤腳上山,他們有的還帶著水壺,到虎乳泉裝上清涼的泉水,有的還現場燒水泡茶。早些年,記者也曾跟隨一群赤腳登山的老人上過瑞象巖。這群老人有阿伯阿婆,最高齡已過70歲。他們幾乎堅持每天赤腳登山,據說赤腳可按摩穴位,強身健體。
常年登山,阿彬對市區周邊大小山頭都很熟悉,他還嘗試著攀爬泉州各地名山。今年6月,他和兩名好友相約到德化登戴云山主峰。經過艱苦跋涉四個多小時,他們總算達到海拔1856米的戴云山最頂峰。恰巧天公作美,瞬間云開霧散,一覽眾山小,山下美景盡收眼底,讓他體會到了登山望遠的無限樂趣。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