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百名義工牽手梧村小學的外來子弟,拉開了“感恩生活 愛心思明——城市義工志愿行動”的序幕。走過一年零二十九天,志愿活動持續(xù)開展了58期,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做義工漸漸成為“時尚的生活方式”。上周六,思明城市義工舉行周年回眸成果展系列活動,10支義工隊伍在活動現(xiàn)場“招兵買馬”,迎來120多位新成員。“回眸”之后是“遠眺”,這支隊伍將把愛心足跡延伸到更多地方,帶動更多市民一起用義工精神溫暖這座城市。
【義工故事】
被老人認作“孫女” 12歲義工收獲開朗自信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思明區(qū)城市義工協(xié)會會長王忠武對這句話深有感觸。
原來,去年王忠武帶著12歲的女兒靈靜一起走進托老院做義工,認識了82歲的侯爺爺,他曾是大學教授,親人都在外地,一看到靈靜就眉開眼笑,想把她認作孫女。接下來,這對因為義工活動而結(jié)識的“祖孫”開始頻繁通信。
“我在寫小說,不準和我爸媽說?!膘`靜俏皮可愛,信中有不少“不能說的秘密”。侯爺爺不僅為她保密,還建議說:“你年紀還小,寫小說不容易,可以先從微小說開始寫。”靈靜和同學吵架很郁悶,也寫信告訴老人,還說自己眼角有痣,所以愛哭。老人不僅關(guān)注靈靜的書信內(nèi)容,還拿起紅筆一字一句地修改書信中的語病和錯字,幫助靈靜進步。
王忠武笑著說:“女兒不愿意跟我們講的事,會去跟侯爺爺說。有一次她考試考砸了,回家也沒提,還是在侯爺爺?shù)拈_導下才和我們說。” 侯爺爺手抖得厲害,還在信的末尾給靈靜致歉“對不起,字太潦草了”。這樣來往的書信近20封,雖然書信最終因為侯爺爺寫字困難而中斷,但是一老一小還是會電話聯(lián)系。王忠武說:“在與侯爺爺?shù)慕煌校遗畠鹤兊瞄_朗自信了,這是我和我的家人最大的收獲?!?/p>
作為會長,王忠武與記者談起了未來發(fā)展的打算:“接下來,我們會在更多社區(qū)建立愛心服務點,與企業(yè)合作,讓更多企業(yè)參與進來,自己建立起志愿服務隊,比如像生產(chǎn)衛(wèi)生用品的柯佳公司,他們與婦聯(lián)互動,為老人提供紙尿布,也把自己的產(chǎn)品拿出來義賣,支持公益,這個模式可以推廣,這次又成立10支專門化義工小分隊,我們要從每周末的志愿活動延伸開來,帶動更多人、更加常態(tài)化地進行服務?!?/p>
傳好愛心接力棒“95后”義工發(fā)動學弟學妹
在輪渡碼頭公交站,65歲義工藍永生的文明引導、旅游咨詢已經(jīng)成為一面旗幟,因為經(jīng)常超時服務差點被義工協(xié)會“勸退”,他的“鐵人精神”感召了一批年輕學子。
工商旅游學校汽修班一年級學生李文輝和何斌偶然經(jīng)過輪渡,看到藍永生正熱情地為各地游客答疑解惑,于是主動上前問詢,希望加入文明引導的隊伍。就這樣,藍永生領(lǐng)著這群“95后”熟悉廈門交通路線圖,最終目標是變成一張張“活地圖”,能馬上張口回答游客們的問路。
有一次,李文輝和何斌看到一位老大爺在車站站了20多分鐘一直沒有上車,一問才知道老大爺眼睛花了,腿腳不便,所以哪路車來了根本看不清楚,等看清了要追早就遲了。于是,他們攙扶著老大爺坐下,陪著等車,車來了,兩個人又一起把人扶上公交車。
工商旅游學校在廈門北站附近,每逢周六上午他們都起個大早,坐第一班950公交車來輪渡做義工。8個月下來,學生義工從原來的1個班擴展到5個班,其中十幾個學生與藍永生形成“鐵關(guān)系”,每周活動都不落下。
藍永生說:“這群工商旅游學校的孩子已經(jīng)在考慮薪火相傳的問題了,準備今年開學發(fā)動學弟學妹加入服務隊。輪渡這個點已經(jīng)成熟了,我覺得可以交給幾個學生來負責,而我自己想轉(zhuǎn)戰(zhàn)到鼓浪嶼上開展免費旅游咨詢服務?!?/p>
我的肩膀借你靠女義工心理輔導有專長
思明城市義工里也不乏專業(yè)化的志愿者,他們發(fā)揮自己所長,擴大了義工服務的范圍。楊冬梅是社區(qū)志愿服務隊的隊長,擅長心理咨詢,她成為心理輔導志愿者,走進醫(yī)院,為病人和家屬帶去信心與力量。
病房里,看到一對夫妻正在守護受傷的女兒,家長的心情很哀痛卻強忍著不知如何釋放,楊冬梅就拍拍自己的肩膀說:“我的肩膀可以借你們靠一靠,爸爸也沒關(guān)系,或者我們也可以握握手?!碑敺蚱迋z伸出手時,楊冬梅說,她能感受到對方雙手的顫抖,于是她緊緊地握住,送上鼓勵與祝福。
作為一名心理輔導志愿者,小到社區(qū)的家庭瑣事,大到汶川地震的傷員康復,楊冬梅都積極參與,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她說:“我喜歡思明城市義工這個集體,在這里我們義工找到了歸屬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