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向雷鋒同志學習”——50年前,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為一位普通解放軍戰士、一個樂于助人的年輕人親筆題詞。從此,一個名字響徹中華大地。半個世紀間,雷鋒精神薪火永續,一代一代發揚光大,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人,也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精神遺產。本報今天推出專版,回顧50年間不同年代先進人物代表的感人故事,聽聽他們各自的心聲,再次感受雷鋒精神平凡而偉大的力量。
[六十年代]我和雷鋒一天也沒分開過——喬安山回憶“老班長”
2月27日,喬安山在K95次“雷鋒號”旅客列車上,與乘務員們交流學雷鋒的體會。 呼興寶攝
喬安山事跡
喬安山,遼寧遼陽人,1941年5月生,雷鋒生前最親密的工友、戰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主人公原型,幾十年默默堅持傳播雷鋒精神,為雷鋒精神的傳承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剛剛參加完“書寫偉大人生”大型書法展,又出現在撫順“百姓雷鋒”頒獎晚會現場。這些天,喬安山異常繁忙。
“從1962年到2013年,雷鋒同志已經去世51年了,可是,在我心里,我和雷鋒一天也沒分開過。”喬安山說,“和雷鋒在一起時的日日夜夜,到今天我仍然歷歷在目。”
喬安山和雷鋒1959年在遼陽弓長嶺焦化廠時,就是工友,第二年又一起當了兵,分到了一個汽車連,一起到撫順施工。
“當工人時,雷鋒就是一個好工人,3次被評為先進生產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喬安山和記者回憶起在弓長嶺焦化廠的一個雨夜,當時大伙都睡著了,忽然聽到雷鋒扯著嗓子喊:“下大雨了,同志們快起來,工地上還有7000多袋水泥沒卸,大雨一淋就廢了。”見苫蓋水泥的東西不夠,雷鋒抱出了自己的被子。
1962年8月15日上午,是喬安山刻骨銘心的時刻。他和雷鋒駕車從工地回駐地。雷鋒發現車上濺了許多泥水,便讓喬安山發動汽車到空地洗車。經過營房前一段比較窄的過道,雷鋒指揮喬安山倒車轉彎,突然汽車左后輪滑進路邊水溝,碰倒了一根曬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桿子,桿子砸在了雷鋒頭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3-04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電視電話會議強調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
- 2013-03-04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郭明義同志“當代雷鋒”榮譽稱號
- 2013-03-04福建省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會議在福州召開
- 2013-03-04福州開展7項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建設美麗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