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和諧新武平:由“尚武”到崇文的嬗變
武平昔日以“其地坦彝、人尚武”而得名,閩西地區至今仍有“蠻不過武平”的調侃。武平縣委副書記陳廈生在談到文明城市創建時提出,硬件建設對城市文明來說很重要,但文明素質這一“軟因素”的提升,對于欠發達地區創建文明縣城,應該更是一個突破口。
為此,武平縣提出了“全民創建,創建為民;以人為本,人城共進”的創建思想,把文明縣城建設作為塑造城市形象、增強發展活力的重要工程。成立了縣委書記任主任、縣長任第一副主任,縣委副書記任常務副主任的縣文明委和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工作領導小組;圍繞創建標準,全縣43個成員單位積極配合,落實領導、責任、宣傳、措施、督查“五到位”工作機制,推進文明縣城創建工作常態化。
為增強和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識與文明素質,武平縣發揮自身的人文優勢,把文化建設與文明縣城創建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利用各種載體,廣泛深入宣傳和開展鄉風文明教育活動,率先成立縣公民道德協會,創新開辦“道德講壇”講座,相繼開展“創建文明縣城十大工程”“環梁野山生態文明長廊”“八城聯創”等創建活動,扎實推進文明社區、文明村鎮創建,大力開展道德先進評選活動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等,形成了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風尚。誠實守信、尊老敬賢、熱心助人、扶危濟困、回報社會漸成群眾評判人生價值的標準,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得到廣泛認同。
武平處處彰顯政務環境廉潔高效、市場經營秩序規范、社會治安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精神文明之花正結出豐碩的物質文明之果。近年來,全縣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6.8億元,增長1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8億元,增長36.9%;財政總收入、地方級財政收入、農業總產值、城鄉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等主要指標均大幅度增長,增幅居全市前列。
以“文”化“人”鑄城市之魂。如今的武平縣,正成為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投資熱土。隨著綜合實力的顯著提升,一個幸福和諧、文明秀麗的閩粵贛邊縣域中心城市,正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3-01-24武平縣縣城全景
- 2013-01-24武平縣委書記王建生參加省頒獎儀式
- 2013-01-24全力打造“三個武平” 持續提升文明縣城創建水平
- 2013-01-21武平城廂鎮開展“三送”活動 有效服務流動黨員
- 2013-01-21好媳婦悉心侍奉三老人——記武平縣村民藍桂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