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選擇一天時間,我們大桶水足浴城許多技師來到愛心護理院,發揮各自的優勢特長,給護理院老人們修理指甲、按摩以及做清潔工作。”來自廈門大桶水足浴城的林春華是一名人事主管,她告訴記者,在參加了一次思明區城市義工活動后,他們便自發組成思明城市義工志愿小分隊,在周一至周四四天時間內任選擇一天去愛心護理院為老人服務,每次報名的人員名單都填滿了紙張。現在,大桶水足浴城已形成固定的服務時間,有固定的服務項目和固定的活動聯系人。
事實上,無論是在校學生還是足浴技師,都只是思明區城市義工幫助他人的一個縮影。今年6月,思明區委宣傳部、區委文明辦啟動“感恩生活愛心思明——城市義工志愿行動”,各種形式的活動便成了廈門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城市義工前往老人院與護理員一起關心孤寡長者,陪老人們下棋、聊天;在街頭分發“城市公共文明常識”的小折扇;開展無償獻血活動;在海邊宣導公共海灘安全;輔助殘障人士、創設培訓和就業機會等等。為了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活動中來,給需要幫助的人和奉獻愛心的人搭建一個平臺,他們將活動時間設定在每周六,并在報紙、網絡上提前發布當期的主題預告。
隨著活動的開展,思明區城市義工的隊伍很快得到壯大,他們在定期召開的義工分享會上,互相交流心得與學習;在活動中具體分工,嘗試擔任活動策劃、活動協調員等,來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
思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添友表示,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的成立,無疑將開辟更多的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團隊凝聚力建設,進一步形成“城市義工是奉獻者、受益者和傳播者”的精神認同和守望相助的和諧社會氛圍。
戴著小紅帽的盈華出租車司機劉路廣說,“雖然只是細小的事情,但能夠提供一點幫助,我們也很開心”。
義工們的行動,讓我們看到“愛的天使”正守護鷺島的每個角落。“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理念引領著社會風尚,帶動廈門互助友愛的城市氛圍,在每個人心中播下了愛的種子。
陳添友表示,城市義工為民生的建設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的要素,推動新型人際關系的建立,促進自然生態與社會生態和諧發展。可以說,城市義工生動詮釋了“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引領社會風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