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12月31日訊 每周六上午9時整,在廈門島內車流量最大的一個路段——鷺江道輪渡周邊的公交車站、出租車站以及道路兩旁,都活躍著一列頭戴紅帽子、身穿紅馬夾的隊伍,他們有的積極協調排隊等候公交車的人群,有的勸阻一些不文明駕駛的司機,有的幫忙攙扶那些上下公交車的老弱病殘人員……在外地游客云集的廈門輪渡,這個忙前忙后的隊伍格外令人惹眼。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思明城市義工。今年6月份,思明區在廈門市率先建立城市義工隊伍,每周六固定開展不同主題的“感恩生活 愛心思明——城市義工志愿行動”。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30多場“城市義工志愿行動”,招募社會義工800多人,參與活動達1500多人次,城市義工志愿服務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在社會各界產生較大影響。如今,周末去做城市義工已成為不少人的生活習慣和期待,也是越來越多廈門人追求的一種時尚生活方式。
正是在此基礎上,12月22日,廈門思明區成立了城市義工協會,這意味著,800多名義工將在這個“家”中,通過定期召開義工分享會、交流心得、相互學習中逐漸完成自我成長。在成立大會上,省委文明辦主任馬照南充分肯定了思明區城市義工志愿行動,他說,“思明區率先成立城市義工協會,為美麗廈門、美麗海西建設提供了新載體,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供了新平臺,為文明創建提供了新機制。”
“目前,思明區城市義工志愿行動已涌現出了一批優秀個人、家庭和一批義工服務陣地。思明區將借助協會平臺,進一步規范、組織全區義工志愿活動,協調、指導、促進義工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讓更多的人成為‘最美的廈門人’,為廈門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思明區委書記游文昌表示。
城市義工,領社會風氣之先
在城市義工輪渡服務點里邊,有兩個中專生特別令人關注,他們分別是廈門工商旅游學校學生李文輝、何彬,記者了解到,他們每周六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來到輪渡參加義工活動,從未間斷,在他們的帶動之下,學校不少人也加入到了城市義工隊伍來。“其實這沒什么。”李文輝聳聳肩,“參加義工活動不但可以通過幫助他人獲得快樂,而且能充實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