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他在浙江推廣武義縣在村支部、村委會之外設立“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經驗,建立了村級權力的制衡機制,實現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村務監督。村民自治在共建共享中推進,基層民主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成為農村生活常態,融入農民日常生活,對基層民主建設的實現形式進行了積極探索和成功實踐。按照老百姓的話說,“這個機制簡單得很,就是能讓我們看著村干部,不讓他們亂來。”201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明確規定“村應當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務監督機構”。
他還提出要立足浙江發展浙江,并形象地用“三老”經濟來比喻,即:浙江經濟是傳下來的“老祖宗”經濟,因為自古以來浙江就有工商皆本、義利并舉的文化傳統;是逼出來的“老天爺”經濟,因為老天爺給你的自然資源緊缺,就逼迫你必須學會“無中生有”,走出去“闖世界”;是創出來的“老百姓”經濟,因為浙江廣大民眾有著強烈的自我創業欲望和濃厚的商品經濟意識。同時又強調要跳出浙江發展浙江,借船出海、借梯登高,主動接軌上海,與江蘇等鄰近省市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這些舉措的實施,不僅直接推動了浙江經濟社會發展,而且促進了整個長三角一體化進程。
2007年,習近平主政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到上海后,他繼續倡導力推長三角一體化。在謀劃上海未來發展時,他提出,上海的發展絕不可能獨善其身,也絕不可以獨惠其身,必須放在國家對長三角區域發展的總體部署中來思考和謀劃,上海要當仁不讓地做好長三角的“龍頭”。
他在“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精神”中,增加了“開明睿智,大氣謙和”八個字。上海媒體評論說,這不僅切中了上海舒筋活血之穴,為“上海城市精神”擴了容,更是一次上海向“外面的世界”深思熟慮、更高層次的姿態表達。許多外地的干部群眾也紛紛感嘆道,“上海變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12-25福建省“迎接十八大、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獲獎作品展播
- 2012-12-24省委教育工委宣講團到三明舉行十八大精神報告會
- 2012-12-24漳浦縣委十八大宣講團到各地各單位開展宣講活動
- 2012-12-24南安五中舉辦“青春共話十八大”圖片展
- 2012-12-24東山縣地稅局"三學"掀起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