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多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獻。家境并不富裕的他,把自己絕大部分收入和精力用在了擁軍愛民和扶危濟困等愛心事業上,成為大家公認的擁軍模范、愛心人士。
他就是“河北省十大愛心人物”、邯鄲市國棉四廠退休職工張家增。
近日,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來到河北省邯鄲縣紅十字會辦公室,欲捐獻眼角膜。他叫張家增,河北省邯鄲市國棉四廠退休職工。今年69歲的他,從1981年因病退休后就堅持盡一己之力奉獻愛心,至今已在愛國擁軍、幫扶群眾的道路上走過了近30個年頭。
愛國擁軍,他是模范帶頭人
“我要建一座招待所,免費接待過往軍人”
張家增的父親和兄長都是軍人,他對軍人有著特殊的感情,也是他這輩子不解的擁軍情結。
張家增在邯鄲火車站正對面約500米處的黃金地段有一處老宅。有人多次找他,愿出高價買下經商,但都被他回絕了。老張心想:“邯鄲在京廣線上,過往軍人肯定很多,我要建一座招待所,免費接待過往軍人。”1998年7月,他把家里的錢都拿出來,又借了3萬元,蓋起了一棟“擁軍招待所”。從此,夜幕中的火車站多了一位接站的老人,他手中的牌子上醒目地寫著:現役軍人,一律免費。
從黨的十四大開始,每逢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他都制作宣傳展板,至今已制作了80套。在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60周年,建黨85周年紀念日,他也是如此。為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他花費8000多元制作了50套宣傳板,印發了4萬張宣傳單,制作了4800條“八榮八恥”手帕,免費發放。
2000年,張家增自籌資金建起了四個展覽館:黨史文獻圖書館、近代生活館、報紙陳列館、雕塑陶瓷館。這四個展館全都免費向社會開放,老張集辦館人、看館人、講解員于一身。張家增說,他想通過這些載體,讓更多的人受教育,激發他們的愛黨愛國熱情。目前參觀群眾已達3萬人次。
張家增在報名捐獻眼角膜的同時,還向老伴和由他牽頭成立的愛心社成員宣傳捐獻眼角膜的意義,動員他們也帶頭捐獻,“死了都要獻愛心”,讓更多的人重見光明。張家增說:“即使將來有一天我動不了了,奉獻不動了,這輩子也將無悔無憾!”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6-10(身邊的感動)“多為員工著想 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 2010-06-10(身邊的感動)駐村民警:愛民固邊 京族的“守護神”
- 2010-06-09華山獨臂挑夫何天武感動網絡 收到十幾萬捐款
- 2010-06-09男子半蹲為老人當凳子感動網友
- 2010-06-08(身邊的感動)王泉:公益行者的怒放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