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鮮花店已不再拘于銷售單一的鮮花花束,由布偶裝飾而成的“花束”已成為一種時尚
東南網11月4日電(本網記者 顏財斌)人的生活中離不開花卉的點綴,花卉也給人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舒適與愜意。回顧社會的發展進程,人們對花卉的品鑒水平也逐步提高,賞花、愛花、養花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本期“喜迎十八大·身邊的十年”我們帶您走進福建花藝人林聲春的花園,聽他講述他與花卉的十年生活。
從花束到花藝的變化
“您留意過十年來自己購花時審美能力的變化嗎?十年來,我們對送花的要求又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對于記者的提問,林聲春思考了幾秒鐘,用很樸實的言語向記者描述:“十年前,甚至更早之前,我們去花店買花,普遍認為只要將選購的花捆扎起來,包上彩紙,這便是所謂的‘花藝’。其實這只能說是‘花束’或者‘花籃’;但十年后的今天,你去花店買花的時候,很自然地對鮮花的選購、搭配、數量,甚至包裝紙都有自己的要求,這就是‘花藝’。對比十年,從‘花束’到‘花藝’,這就是簡單的花卉消費觀和審美觀的變化。”
林聲春,高級園藝師,是福州一家花圃的負責人,有著幾十年的養花經驗。他認為,十年來花卉市場在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素質提高等綜合因素的帶動下,已經逐步從低端走向高端,消費者也從之前對花卉的陌生轉變為成熟,從之前的零星消費到現在的普遍購買。從消費者日常選購花品來分析,很多消費者開始懂得送花應該根據場合、人物來選購,而且在花卉的包裝和搭配上有了更多的講究。無論是案頭擺放、禮儀饋贈、慶典用花等等,都有了更多的分類。尤其在盆栽的選購上,從單一的擺放到不同植物的搭配組合,可見花藝對市民生活的影響正在逐漸加大。
據介紹,不僅在花藝上有了更多的變化,在花卉器具的搭配上也有了更多的講究,而花盆的變化就是最具特點的一項。林老師表示,之前人們對盆栽藝術的講究可以說基本屬于空白,對植物的花盆的修飾作用更是基本沒有概念。然而,現在許多人在選購花卉的時候都會精心挑選適合該花的花盆,有的還購買了多樣式的花盆根據心情的變化和花卉的不同搭配不一樣的花盆,還有甚者,出現了訂制個性花盆的趨向。總而言之,對花盆的要求已經從“普遍化”向“個性化”轉變。
在林老師的指導下,記者在福州幾條主要街道的花藝店看到,花的種類琳瑯滿目,購花人絡繹不絕。在觀察中記者發現,老年人購花總會偏向選擇康乃馨、百合、波斯菊等中性類、溫馨型的種類;而年輕人一般都會選擇各色玫瑰、滿天星等比較有青春氣息、容易表達情感的鮮花,尤其在包裝和搭配上,有的還配上布偶,以彰顯個性。店員們普遍表示,現在購買花的消費者普遍比六七年前多,而且也從以前“逢節送花”的觀念轉變為現在“以花點綴生活”的享受觀念。特別是在一些年輕人的節日里,鮮花的銷售更是供不應求。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10-30購物達人感受十年變化:從“逛街狂”到“網購控”
- 2012-10-29身邊的十年:公交司機老郭的開心事
- 2012-10-08【文明十年】2003年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樹新風
- 2012-10-09【文明十年】2006年"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
- 2012-10-15【文明十年】2004年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
- 2012-10-11【文明十年】2009年“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志愿服務活動
- 2012-10-12【文明十年】2007年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