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的丈夫老游可有另一番看法。他說,偶爾看到林丹在外辦事,風風火火的,精力很充沛,可一回到家里,她常常累得連敲門的力氣都沒有,有時在樓下就打電話叫他先開好門,進門脫了鞋,好像都站不起來。一年到頭,難得有幾天家里人聚在一起吃飯。“吃飯不要等我”,不知什么時候已成為他們家的一條“家規”了。自從城區禁放鞭炮那一年起,每年林丹都無法回家吃年夜飯。
“好在,都已經習慣了。”老游淡淡地說。
“回想36年的社區居委會工作,我盡了力,也得到很多,無怨無悔。唯一覺得對不住的是家人。”
林丹6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人拉扯她與弟弟長大。林丹清楚地記得,母親生病了,打來電話,她忙得脫不開身,只好叫弟媳去;女兒生病了,她也沒空陪去醫院,讓女兒好傷心;丈夫再有事,她也沒空去幫他,更談不上照顧他。
“我不是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說這話的時候,林丹兩眼噙滿了淚水。
做了這么多年“婆婆媽媽”的事,林丹依然樂此不疲。這其間,曾有一位從美國回來的房地產商高先生,想聘請林丹去打理公司,她回絕了;省內有一家公司,知道林丹的能力,想請她當老總,她謝絕了;組織想調她到街道工作,她卻要求留下來。
這些在別人看來都是求之不得的好機會,林丹也曾動心過,但她最終選擇了放棄,因為——
她舍不得她熟悉而熱心的居民。“這里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是我人生的舞臺,跟社區和居民有幾十年的感情了。我是屬于軍門社區的。”
她感激黨和政府給她的一份份榮譽。“我一個小小的居委會主任,做著普普通通的事,卻得到這么多的榮譽,我覺得很值很值了。”
她牢記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托。“居委會工作很重要,因為群眾需要。當年老主任因此進京見到了毛主席,去年胡錦濤總書記又專門來視察。幾代領導人都這么重視我們社區居委會工作,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把社區工作做好呢?”
她忘不了入黨時的莊嚴承諾——“我參加中國共產黨,是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服從黨的領導,努力去為黨為人民多做工作,更好地完成黨交給的各項工作。”
林丹深情地說:我愛居委會這項工作,只要我還在這個崗位,就要為居民服務,真心幫他們做事,而且一定要做好,讓他們滿意,這是我最大的心愿。(記者 謝宗貴 林麗明 劉輝)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10-30優秀社區工作者林丹:服務好社區群眾是我的最大職責
- 2012-10-30平凡中的非凡力量 "林丹式"人物把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 2012-10-30林丹:一片丹心 愛黨為民
- 2012-10-22優秀社區工作者林丹:服務好社區群眾是我的最大職責
- 2012-10-22平凡中的非凡力量 "林丹式"人物把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 2012-09-03林丹:一片丹心 愛黨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