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是千年古縣。古田人民勤勞創業,歷史上以產鐵、鑄鍋、造曲、制茶而出名,又因朱熹流寓而稱為“先賢過化之鄉”。解放前,這里是閩東游擊區,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跡。而今古田成為庫區大縣,全縣總面積2385.2平方公里??h內資源豐富,交通方便,有鐵路、公路、水路;這里林業發達,水果甚多,食用菌生產居世界第一,出口量為全國之冠;這里水力資源人均占有量居全國之首,古田溪水電站為全國第一個地下電站;這里是著名僑鄉之一,旅外華僑、外籍華人達20多萬人;這里體育、文化發展迅速,曾分別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縣和全國文化模范縣?,F古田各方面都發生深刻變化,正由傳統的農業縣向開放型的山區縣邁進。
古田歷史悠久,早在殷周時代,境內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建縣,屬福州都督府。宋置4鄉13里。元析48都。明分城內5保,分鄉46都。清沿明建制,雍正十三年(1744年)劃縣北13都之地另設屏南縣。民國20年(1931年)行保甲制,初設區,后改鄉、鎮,屬第二行政督察區。解放后始屬南平專區,劃8區,轄5鎮13鄉。1963年改屬閩侯專區,1970年劃歸寧德地區??h治除一度(980~988年)遷至水口外,歷代均在翠屏山南玉屏鎮。1958年國家建古田溪水庫,治所淹沒,遷至距舊城西南9公里的羅華鄉莊洋里另建新城鎮。新城東至地區所在地寧德市133公里,東南距省會福州市146公里。1994年全縣設8鎮,7鄉,10個居委會,267個村委會??倯魯?5392戶,總人口419528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176人。漢族居多,尚有畬、壯、苗、回、彝、滿、朝鮮、蒙古、高山、布依等少數民族,其中畬族9008人。
境內山地丘陵300.37萬畝,占土地總面積84%;耕地45.05萬畝,占13%;水域10.8萬畝,占3%。地勢分別由西北向東南、東北向西南傾斜,呈兩高兩低馬鞍狀,其間重山疊嶂,溪谷遍布。氣候屬中亞熱帶型,夏長冬短,春秋對峙,海洋性、大陸性氣候兼之。年均氣溫16~21℃,年降雨量1400~2100毫米,日照時數1894.9小時,無霜期276天。主要自然災害有寒潮、干旱、洪澇、大風和冰雹。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2-09-29古田縣舉行學校消防志愿服務授牌、授旗儀式
- 2012-09-29古田縣文明迎春節 人人傳唱文明標語
- 2012-09-29古田青年志愿者雨中幫老扶幼
- 2012-09-29古田“電子警察”即將上崗
- 2012-09-29古田駕校學員客串“文明交通勸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