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2012年福建?中國好人事跡展播> 好人好事 > 正文
“僑村達人”黃志軍
http://www.caoliu14.com?2012-07-25 09:17? 原仁開?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福建日報7月25日訊(本網記者 原仁開)南安市奎霞村是僑鄉,常住人口3218人,卻有1.2萬多名旅居海外的“編外村民”。在常住和“編外”村民心目中,有一個“僑村達人”,他就是泉州邊防支隊溪東邊防派出所民警、奎霞村黨支部副書記黃志軍。
“民警同志,你一定要幫我找到親人啊!”2011年11月的一天,黃志軍到群眾家中走訪時,被老臺胞曾紹富攔了下來。原來,曾紹富的母親年輕時從南安嫁到臺灣,后因行動不便從未返鄉。長期以來,老母親一直念叨著尋親,曾紹富也不斷努力尋根,但一直未果。
半年多時間里,黃志軍積極幫助曾紹富尋找親人。不久前,他了解到溪東陳姓家族,早期曾有一部分人遷往臺灣,留下的人都將姓氏隨了李姓。他反復翻閱一本本厚厚的族譜,終于幫助曾紹富在溪東村找到了他母親的家人。
奎霞村“海漂族”由來已久,老一輩許多人漂洋過海在外扎根,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的后輩基本與家鄉失去聯系。黃志軍兼任“村官”4年多來,共幫助22名僑、臺胞找到親人。
由于不懂科技,奎霞村不少人種植紫菜虧損。這可急壞了黃志軍。他聯系南安市農業局、科技局等部門舉辦紫菜種植培訓班,為種植戶傳經送寶。
細心的黃志軍還發現,由于村里沒有大碼頭,每逢紫菜收獲季節,種植戶收割紫菜歸來時,碼頭只能同時停靠6艘船只,其他船只往往被堵在外邊。可擴建碼頭需要經費,黃志軍主動與海外鄉親聯誼會聯系。在他的協調下,多個鄉親聯誼會伸出了援手。2009年6月,耗資25萬元的碼頭工程順利竣工,新碼頭可同時停靠20多艘船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