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堅守,是他無悔的人生
邱老師的工作從來沒有八小時內外之分,時時有教育,事事有教育。他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具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職業責任感。哪里有重擔,他就到哪里。他嚴格要求自己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有效的事情。他常說:“遲也來,早也來,不如就早點來” 長期以來,他上班準時,把學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總比學生先到校。1994年,當時富塘小學有一百多學生,有60多人沒交一分錢學費,作為校長的邱老師他當時的工資才二百多元,只好拿出自己的工資先墊上。年底邱老師母親病故,八千多元的安葬費無從著落,他心里急呀,一邊到處向親戚、朋友借錢,一邊家里學校兩頭跑,自己還要一、六年級復式,上4門主科。母親病故他才只請了二天假。他說那是他人生最苦悶、最難忘的日子。
由于長期的辛勞,邱老師也積勞成疾,頸椎病、腎結石、老胃病時常困擾著他,但他常說,從站到三尺講臺上起,他已走上了這條既光榮又平凡的人生之路,而且他還會在這條路上一直走到底,無怨無悔。他說,既然他選擇了以教師為終身職業,就應當在教育這方園地里精耕細作,用耐心播種愛心,迎著朝陽,面向未來,用他平凡的生命譜寫教育的篇章,讓他的每一天都能收獲成功與歡樂。1979年出來工作的他,從不計較名利,先人后己,在富塘小學,他先后把評到的先進教師的名額讓給了年紀比他大的羅水旺和楊桂璋老師,認為他們比自己更需要,自己到2004年才評到小學高級職稱。在農村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中,邱水金雖然不是一名共產黨員,但是他積極主動參加村支部和學校支部組織的各項活動,并且在群眾中進行廣泛宣傳。實際上,在農村工作的幾十年里,邱水金總是時時處處起著一面“旗幟”的作用,利用自己掌握的新信息帶領老百姓增收致富,利用自己在老百姓中的口碑調解糾紛,利用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對年輕教師進行幫教。邱水金也多次準備寫入黨申請書,組織也找過他談話,他卻總認為自己沒作出多少業績,離一名共產黨員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我還要爭取不停地進步,力爭在退休之前入黨。”邱水金堅定地說。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富塘村800多人口,1991年以前村里沒有出過一個大學生,1992年后他教過的學生中考到本一本二的學生達30多人,每年都有一中保送生。去年在一中就讀的學生邱貞平以高分考到華中科技大學,在文新中學的7個學生中,考到一中1個,二中2個,其他都以高分考到朋口中學。2005年考到北京大學的邱文輝每次放假回來都要去拜訪邱老師。在龍巖電視臺實習的邱桂花、文亨中學的老師邱錦花對邱老師更是感激,說邱老師要求嚴格,常給他們補課。一說起學生,邱老師就滔滔不絕,對學生名字如數家珍。邱老師說,教過的學生長大了回來看看老師,是他最大的驕傲。
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沒有驚人之舉,沒有動人故事,就如此,邱水金在本職崗位上展現著一名山區教師樸素的本色,一顆愛心灑山村,三十春秋鑄師魂。2011年9月老師節,他獲得了福建省師德標兵光榮稱號.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