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凌文茂出生于莆田城廂白洋村。父親是縣農行的一名普通職工。出于對職業的敏感性,父親常教育他:“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做事要誠信,做人要誠實。”從小,凌文茂的心里就埋下了誠信的種子。1980年,父親退休,凌文茂補員為縣農行的一名員工,先后任平海鎮農行當漁區信貸員、縣農行信用合作股外勤、莆田芴石鎮農行主任、莆田市秀嶼農村信用合作部主任,兼任信用聯社常務副主任。不管走到哪里,他就把誠信的種子播到哪里。
1998年,凌文茂調至仙游縣信用聯社工作,先后擔任縣聯社副主任、主任、理事長兼縣聯社黨委書記,開創了“誠信仙游”的新局面。
剛剛走馬上任的凌文茂面臨的問題一大串:縣信用聯社每年虧損1000多萬元,歷史掛帳3000多萬;員工多達400多人,其中退休人員100多人;存款屢屢滑坡下降、網點建設嚴重滯后、金融競爭實力落后、行業內排名位列全省末尾;信貸管理混亂,不良信貸率高達70%多,存款支付面臨危機。當時發生在仙游的“黑貓公司”事件,把仙游的誠信滑入深淵。仙游我到廈門住賓館,都說是莆田人。服務人員一看身份證是仙游的,都不讓住。誠信危機到這種程度。各家國有商業銀行有錢都不敢放。
通過深入調研分析,凌文茂認為仙游農村信用聯社的發展思路必須走“誠信為本、合作共贏”之路。他動情地對員工說:“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誠信從我做起!提高信譽,營造服務,營造社會誠信氛圍,我們金融系統責無旁貸。”凌文茂在全縣金融機構中首家推出“一公開、三承諾”的“陽光信貸”制度,在各個基層網點統一規范設立“陽光辦貸中心”,并履行時間承諾、廉潔承諾、投訴承諾,向全縣分發《致全縣人民的公開信》,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凌文茂要求員工必須在誠實守信上帶好頭,進一步破解“農民貸款難,信用社難貸款”問題,以誠實守信的形象感召群眾。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