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落水啦,快來救命啊……”2月18日下午4時許,廈門嘉禾路蓮花公園里,周末來廈度假的吳金灶正與家人在湖邊散步,聽到湖邊亭子里兩位老人在大聲疾呼救命。他和大舅子王武緯兩人循聲奔去,發現兩個小孩失足落水。其中一個孩子在靠岸邊1米處的水面上掙扎,湖水已沒過脖子,另一個則在兩三米遠的湖里不斷掙扎,幾乎已經看不到頭部,情況萬分危急。當時,氣溫只有10多攝氏度,湖水冰冷刺骨,吳金灶一腳趟進湖里,俯身拽住離岸較近的小孩的一只手,將他拉出水面,放到岸邊。王武緯顧不上脫衣服,一頭扎進湖里,抓住另一個孩子的手,將其托出水面,返回岸邊時,王武緯雙腿被淤泥困住,吳金灶再次踏進冰冷刺骨的湖水,兩人合力將孩子安全救回岸邊。
由于搶救及時,兩個小孩除了嗆了一肚子水,并無性命危險。一名老人自稱和兩個男孩同住一小區,他介紹,其中一孩子5歲,另一孩子7歲,他把孩子帶回了家。
孩子被救上岸后,很多市民圍過來,對兩人救人的行為豎起了大拇指,稱贊不已。這時,吳金灶和王武緯才想起自己衣褲濕了,兩人冷得直哆嗦。王武緯大衣里的手機、車鑰匙等物品,都被湖水泡壞了。
回到安溪后,吳金灶心緒難平,覺得有必要提醒廣大家長謹慎看護孩子,不要讓其獨自外出游玩。于是,他就隨手發了條微博,沒想到他們的救人義舉在互聯網上傳播后,在廈門、安溪一下就傳開了。短短兩三天時間,微博被網友轉發上千次,網友紛紛稱贊“安溪人好樣的!”“一個善舉拯救了兩個家庭”“安溪茶好人更好”“致敬!也提醒家長,負起監護人的責任”…… 廈門當地媒體爭相報道安溪好漢救人事跡,“安溪好人”形象在廈門市民口中競傳。《福建日報》、《廈門日報》、《廈門網》和《泉州晚報》等各級媒體紛紛跟蹤采訪報道,《中國文明網》等網站轉載刊發,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
回想救人過程,吳金灶說,當出現險情時,根本沒時間讓你去想湖水深不深?自己會不會出問題?當時心里只想著救人。救人是一種本能,是對生命的珍視。“救人是一個偶然事件,當時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會出手相助的。我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學雷鋒,助人為樂,我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我們這代人對雷鋒并不陌生,這是兒時的一種親切的記憶,當遇到他人需要幫助時,它會推動著你去做好事。”“每個人釋放心中的善意,就是學雷鋒。”
安溪縣委有關領導得知此事后,充分肯定吳金灶、王武緯勇救落水兒童的義舉,縣委、縣政府召開表彰大會,縣委書記朱團能、縣長高向榮向兩人頒發“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希望廣大干部群眾大力弘揚安溪人見義勇為的精神。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2-04-27龍巖市區見義勇為協會慰問見義勇為英雄羅清炳
- 2012-04-20福安市委辦開展“為見義勇為勇士獻愛心”活動
- 2012-04-17廈門見義勇為氛圍日趨濃厚 "英雄外來工"群體壯大
- 2012-03-20官員上網要經得起"拍磚" 見義勇為并非孤立無援
- 2012-03-20見義勇為并非孤立無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