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網》憨鼠愛心小分隊事跡
《德化網》憨鼠愛心小分隊成立于2007年,以幾十位活躍在憨鼠社區(www.dehuaca.com)的熱心網友為骨干,依托著十二萬《德化網》注冊會員網友組成。現有固定注冊成員80名,不定時參加志愿活動成員幾千人,幾年時間里,小分隊以“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為宗旨,寓“樂善好施”的福建精神于志愿服務之中,依托網絡平臺,以本縣“五保戶”、孤寡老人、特困戶、殘疾人、貧困學子等弱勢群體為志愿對象。通過走進農村和關注弱勢群體等開展各種愛心公益活動,產生了顯著的社會影響,受到國內多家媒體及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與贊譽。成立至今,愛心小分隊志愿者下鄉開展扶貧助困活動100多次,組織大型專題愛心活動13場,慰問了300多戶(個)對象,5000多人次參加愛心活動。累計服務總時數達20736小時,愛心小分隊骨干志愿者人均志愿服務時間達260小時以上。
網絡運作模式不斷完善? 志愿隊伍逐年增加
《德化網》憨鼠愛心小分隊,以憨鼠社區(www.dehuaca.com)為平臺,設立專門的“憨鼠愛心基金”賬戶,所有愛心善款籌集全部來源于網友募集,有時也利用“網上義賣、愛心團購、網上捐贈、專題募捐”等方式募集。并設有專人做好每次活動的財物清單,定期公布賬戶情況,《德化網》憨鼠愛心小分隊愛心志愿活動的方式主要是“網友發貼——對象核實——倡議發起——宣傳造勢——捐款捐物——周末慰問——活動反饋——網友分享——激發愛心”的活動模式,參加成員除了一些固定網友外,還有來自各行各業的愛心網友,他們利用節假日開展活動,幫扶對象覆蓋本縣“五保戶”、孤寡老人、特困戶、殘疾人、貧困學子等弱勢群體。活動結束后馬上在網上公布愛心活動的詳細賬目,包括捐款網友名單、參加慰問活動網友名單、募集資金數額、善款去向清單等,現在已形成一個固定方式 。
幾年時間里,借助著網絡平臺,愛心志愿隊伍正逐年增加,已經由原來的幾十人增加到了幾千人。
網絡宣傳優勢不斷凸顯? 志愿者活動特色鮮明
幾年時間里,愛心小分隊通過網絡平臺招募活動志愿者,活動結束后及時發布活動記錄,并通過《德化網》及憨鼠社區論壇,展開網絡宣傳和討論,借助著網絡宣傳,越來越多的小分隊志愿服務對象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及幫助。
2011年,小分隊通過網絡宣傳,得到了福建LP愛心團隊的關注,雙方共同舉辦了“‘伸手扶他們一把’愛心晚會”,為小分隊志愿服務的10位典型對象募集善款58441元。小分隊志愿服務對象——患有成骨不全癥的“玻璃姐妹”經網絡報道后,得到廈門警備區醫院的免費治療,還獲得中國瓷娃娃協會捐贈的輪椅,社會各界也累計為其捐款幾萬元;愛心小分隊與泉州愛心公益協會合作在瓷都廣場開展為“大肚男孩”小洪彬的愛心公益募捐活動,現場募捐愛心款24556.1元;出嫁帶著患病哥哥的德化“最美妹妹”事例,引起了國內很多媒體的關注,各屆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最美妹妹”毛碧華也獲評2011年度感動福建十大人物。還有像“花季少女陳燕芬”、“白血病患者曾慶忠”、 黃長坦、黃玉球……,幾年時間里,通過志愿服務——網絡宣傳——后續幫扶,小分隊已累計為本縣弱勢對象募集、發放善款善物總值30多萬元。
小分隊積極開展各種鮮明特色的公益活動,如“憨鼠有愛、中秋傳情—送月餅到養老院”、“手拉手——走進特校”、“網友有愛——走進災后革命老區坂里”、“公益植樹”、“網友醫生——關愛殘疾人”、“小清雪助學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的敬老、助學、關愛殘疾人等公益活動,把公益活動延伸到各個領域,為瓷都精神文明建設營造了濃烈的氛圍,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與評價。
《德化網》憨鼠愛心小分隊依托著網絡特殊平臺,用實際的愛心走訪活動,在網絡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搭建了一座愛心橋梁,用真誠在詮釋著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把小愛凝成大愛,在瓷都上空織起了一幅網絡愛心大網。
志愿服務心得?
“別人總認為是我們給予了別人,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收獲了很多快樂,那種快樂是沒有幫助過別人的人無法體驗到的。”——網友“孫三”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這對我們本身也是一個受教育、被感動的過程。”——網友“與法同行”
“十次活動中我有八次會帶上孩子,我想讓他從小就學會幫助別人。因為對孩子的成長能有很大的幫助!”——網友“草根仔仔”
“隊伍越來越大,給了我們極大的鼓勵和信心,這個愛心活動會長期堅持下去,讓網絡慈善真正落到現實,讓樂善好施成為大家的習慣。”——網友“1號澆菜”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