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仁德志愿服務事跡
尤溪縣教育局黨員陳仁德為了家長教育事業,多年來奔走于城鄉之間,為家長教育襯起一片藍天。2004年創辦了全省首家流動家長學校,2008年創辦流動家長學校的溪尾中心小學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2008年9陳仁德調到教育局后,把陳細珠、劉友水等4位熱心于家庭教育工作的具有心理咨詢、法律、家長教育等專長的教育工作者組織起來,以“自己出資為主、企業贊助為輔”的方式籌措資金18萬元,在縣城沙洲公園組建220平方米集講座、辦公為一體的“家長教育手拉手俱樂部”:
一是開辦家長教育系列講座和講壇。陳仁德和同事們一道利用晚上、雙休日等業余時間義務在全縣九個鄉鎮14所中小學、幼兒園開展了系列家長教育講座,培訓1.3萬多人次。
二是開展學生心理素質拓展活動。目前已開展了22場,880多參加人次。同時為中學生開設了心理咨詢教學點,為廣大中學生梳理情緒、調適心理。目前,教學點已為2400多人次進行了心理疏導、解難析惑。
三是多形式開展教育活動。建立專業網站,開設動態管理、陽光心理等10多個欄目,50多個小欄目內容,并通過QQ在線,電子郵件、熱線電話等形式,接受家長、學生的個案咨詢。截止目前,網上點擊率達26萬人次,咨詢達2300多人次。俱樂部還設計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家長教育證書》、《家長教育筆記本》、《家庭教育公約》、《溫馨提示卡》等家長教育工具,讓家長能夠規范管理孩子。
四是深入研究和編寫家長教育教材。組織志愿者們編寫了家長教育地方教材,彌補家教工作教材不足。同時做好家長教育的宣傳,編印《家教時空》小報,共向中小學、幼兒園家長發放40000份,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成效。
五是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目前,受培訓的老師達800多人次。
多年來,陳仁德同志先后被評為全國、省家庭教育先進個人,福建省優秀黨務工作者。

?
志愿服務心得
養雞養鴨有人培訓,養育孩子更要有人培訓。多年的家長教育志愿者工作,使我感受到家長觀念悄然發生著變化:有些家長從“望子成龍”“逼子成龍”向“助子成龍”“教子成龍”的角色轉變,減少和避免家長在培養孩子過程中的盲目性、盲從性和隨意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孩子“長大不成人”的現象發生。同時也改變了家長“只要孩子好好學習,自己不天天向上”的現狀,促進社會發展,減少社會犯罪和社會資源浪費,為創建和諧家庭、和諧社區服務。家長教育工作對自己家庭、對和諧社會有著巨大作用,所以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從事家長教育志愿者工作。我堅持,我努力!
?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