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文芳志愿服務事跡
黃文芳,28歲,電子商務行業老板、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協會康復中心項目負責人。
當志愿者7年,他幫助過許許多多的老人和孩子,始終認為“生意可以先放下,而志愿工作不能間斷”;他的努力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并堅守志愿工作崗位的職責。
2005年,黃文芳在一家外企單位上班,因為工余時間比較多,便想著能不能找點比較有意義的事情做做。當時身邊有人跟他說時間多是好事,可以用來玩或者兼職賺錢,而他認為,人的一生并非只有玩和賺錢,不如去做名志愿者,在給需要的人提供幫助的同時,自己也能因付出得到快樂。
剛開始黃文芳參加的是泉州青年志愿者協會6個人一組的助老組,一個小組結對三個孤寡老人,每周三、周六下班后黃文芳就會去看老人們,主要是陪老人聊聊家常、幫助整理下內務。就這樣,他堅持了三四年,風雨不斷。
很多人問黃文芳,你不覺得辛苦嗎?黃文芳說自己只感覺到充實,因為做這些事,只有愛,沒有壓力。有一個阿婆,是個孤寡老人,什么都沒有,租了個小屋子,每月靠政府補貼的130元過日子,她每次煮飯都要燒煤,煮好飯后又用水把煤澆滅,一天只做一次飯,這讓黃文芳看了特別心酸。他們跟阿婆結對后,阿婆生活中最大的改變就是,家里有電了。黃文芳他們幫阿婆買了個電磁爐,買了相關的用品。黃文芳說,表面上看是他們幫助了老人,其實老人也讓他們成長了許多,因為老人的人生經驗讓他們受益匪淺。
一直到幫扶的老人都走了后,黃文芳才開始青年志愿者協會康復中心的工作,并成為那里的負責人。黃文芳說,如果說照顧老人能讓自己歷練成長,而到云谷殘疾人康復中心照顧小孩,則讓自己像回到童年。這群孩子比較特殊,有的是先天性耳聾,有的是后天造成。在康復中心,黃文芳們是這些孩子的哥哥姐姐,他們教孩子們畫畫、寫字、做游戲、鍛煉發音、認識東西等。現在,他跟孩子們的溝通很默契,手里拿個鼓敲敲,孩子們就懂他的意思。孩子們都喜歡他的大肚子,他就經常用手拍下孩子們的肚子再比出一個大肚子的手勢,惹得孩子們哈哈大笑。

?
志愿服務心得
當志愿者并不難,難的是長期的堅持,因為時間久了就會出現各種問題。管理一個志愿者的團隊并非簡單的事情,怎么讓志愿者能夠堅持下去,作為市青年志愿者協會康復項目負責人的黃文芳一直在思考著。
黃文芳做這些事的動力是這些天真、活潑、可愛的孩子。有時候他會想,要是自己放棄了,也會有很多人跟著放棄,那誰來接力呢?也因此,他不時鞭策自己,并堅持了下來。
“其實任何一個時代,人們都應該學雷鋒做好事”,在黃文芳看來,80后90后的年輕人要好好珍惜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要有道德觀,懂得尊老愛幼,珍惜自己的時間生命,懂得感恩,這樣的生命,才是有意義的。
?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