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卿志愿服務事跡
2003年底,從區衛生局局長崗位上退下來的我,積極參與關心下一代、老人、女性的工作。
為轄區內小學、中學、大學開沒《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珍愛生命、孝敬父母》《少男、少女快樂課堂》等講座;為社區、中小學“家長學校”的家長講授《讀懂孩子青春期》《如何做合格家長》《如何有效地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等共計近百場;還在集美街道盛光社區開展“家庭教育調查”。
深入鎮(銜)、村(居)為婦女姐妹講授《女性保健》《婚姻家庭與生殖健康》40多場次。
為社區老年朋友講授《讓健康伴隨著您》30多場次;受92985部隊邀請到海島(南太武)為守島官兵講授生理、心理衛生保健知識。
應聘為“集美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老師,并開設了《大學生性健康與性文明》公共選修課,學生人數由剛開課的每學期46人到目前的460人;不管是講座還是上課,我都認真備課,把每堂課都當作第一節課,力求深入淺出、結合實際,深受聽眾及學生喜愛。
2005年4月,應聘為“集美街道銀亭社區心理咨詢室”的心理輔導老師,前后有40多位青少年及家長前來咨詢,我傾聽他們的煩惱,分享他們的快樂,給他(她)答疑解惑。
志愿服務心得
晚上,已經睡下的我被急促的電話鈴聲叫醒,原來是我的學生到武漢實習,遇到生體上的不適,打電話來求助,這樣的情況時有出現,有學生,有社區居民,我先生曾經開玩笑似地向我,經常在睡夢中被人吵醒,有怨氣嗎?經他這一問,我才發現,我感覺良好,被叫醒后處理好事情,躺下馬上睡著,第二天還感覺到很有成就感,這可能就是“志愿者”的感覺吧。
在心理咨詢服務工作中,我的服務對象大部分是青少年,也許是我把孩子們當作朋友,給予了他們理解及尊重,因此,孩子們都很愿意與我溝通,一些不愿意與父母說的話也愿意向我傾訴,我成了他們的忘年交,每到節日(五一、國慶、母親節、感恩節教師節、春節),我都會收到孩子們發來的賀卡及問賀的郵件,甚至送來鮮花。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