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錦全志愿服務事跡?
?“泉州愛心媽媽之家”作為民間自發的草根慈善組織,緣于2000年殘疾愛心人士李雙連先生個人助學60多名貧困學子,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之后陸陸續續社會各界不少愛心人士自主加入,許錦全成為了“愛心媽媽之家”的負責人。圍繞“關愛弱勢群體,構建和諧社會”的服務宗旨與發展目標,泉州市愛心媽媽之家持續與海西公益聯盟、閩南愛心公社、泉州真情在線、泉州禪勝食膳會、廈門LP14團隊、泉州義工俱樂部等10幾家民間草根慈善組織聯合策劃開展助老、助殘、助學、助困、拯救重大疾病患者等一系列慈善公益活動。2010年重陽節、2011年春節,“愛心媽媽”牽頭籌集愛心物資8萬多元,走訪安溪湖頭28個行政村,慰問100多名需要幫扶的老人,為他們送去生活必需品和紅包。2011年7月,愛心媽媽協會與海西公益聯盟、泉州真情在線共同發起“大愛一日行、奉獻一份情”公益活動,以助老、助學、助殘等為主開展一系列愛心行動。并將之后每月22日定為大愛日,在這天開展一系列愛心活動。到目前為止,許錦全女士牽頭幫扶貧困老人200個, 200多名貧困學子接受資助,引領發動社會愛心人士和企業募捐100多萬元(其中自己捐款10多萬元)善款,救助重大疾病19例(其中4人康復)。每次組織發動募捐活動,都得到上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2011年10月,愛心媽媽與海西公聯盟、閩南愛心公社等草根慈善組織利用國慶放長假期間,連續七天在泉州豐澤廣場為五位重大疾病患者舉行募捐活動,共籌集9萬多元的愛心款,此舉引起福建電視臺、泉州電視臺、泉州晚報、海峽都市報、東南早報、泉州人民廣播電臺及各大網絡媒體的廣泛關注,產生了持久性的社會效應,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營造和諧環境,創建精神文明家園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富裕在于感悟,不在于奢華。”這句寫在協會白板上的話,是許錦全的切身感受。做公益事業很平常,但像許錦全這樣,完全放棄原有做得紅紅火火的生意,全身心轉移投入到行善之道者,卻微乎其微。知足常樂,“幫助別人后獲得的滿足感和快樂感,是賺再多的錢都感受不到的。”
許錦全女士2008年被授予泉州市婦聯 “愛心媽媽”榮譽稱號;2009年安溪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助人為樂模范”和“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1年,被共青團泉州市委評選為“先進集體”。“愛心媽媽”被作為2010年福建電視臺“海西志愿者”欄目啟動開播儀式的首選鏡頭。許錦全女士先后接受了中國新聞社、中央電視臺、中國婦女報、福建日報、福建電視臺、新加坡《聯合早報》、美國之音等10多家中外媒體記者的專題采訪,其善舉、愛心進一步喚醒了社會各界要以全新的視角和觀念重新審視積善行德,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志愿服務心得
在做慈善的路上我深切地體會到,一個人的力量是多么單薄。如果我一個人能聚集10個愛心媽媽,她們再去影響更多的愛心媽媽,100個愛心媽媽組成的團體,那該能幫助多少貧困家庭?每當面對那些身陷困境而無助的眼神,我感到現在能做好事就趕快做,否則來不及,我不能給他們撐起一片藍天,但至少能為他們撐起一把傘。我想用10年時間做“愛心媽媽”協會,把愛的火炬傳遞下去。
?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