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間二十多年過去了,莫珠珍默默無聞地悉心照顧自己的公婆。她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之舉,她總是用自己一顆火熱的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做她認為應(yīng)該做的事。她的孝心不僅感動了公婆、丈夫,同時也影響了鄰居、親友、后輩……
在下亭村,村民中一提起莫珠珍孝敬公婆的事跡,無不交口稱贊,公認她是廣大村民的學習榜樣。二十多年來,她無怨無悔默默無聞地扛起了照料公婆、操持家務(wù)的重擔。
莫珠珍在日里不但需要下地干農(nóng)活,在家做好一日三餐,而且還要擔負起照料二位老人日常生活的任務(wù)。她對公婆的衣食住行都得悉心照料,每日三餐要給公婆送上熱飯菜,全家人的膳食結(jié)構(gòu)都以公婆的口味為準,不能有違。老人穿得舒服。老人想吃什么就給買什么,老人胃腸消化功能不如年青人,她就根據(jù)老人的特點精心另做,總是要使老人滿意。二十年來如一日,從不含糊。
80年代,公公年歲已高,退休在家身體不好,同時患有骨質(zhì)增生,高血糖等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病情也日益加重,生病期間,她守在公公的親前,不辭勞苦日夜照料,端飯、喂湯,從不叫苦叫累,1995年公公帶著安祥、滿意、幸福的神情走了。
在公公大病中,婆婆的眼睛又患有白內(nèi)障病,視力低下極端悲痛之中,她怕婆婆一人孤獨、寂寞,為了減輕婆婆的心理負擔,莫珠珍決定不下地干農(nóng)活,專心在家侍候婆婆,用更多的時間陪伴婆婆,陪婆婆看電視,說說話,不管大事小事,總是順著婆婆的意思去做,讓婆婆過得舒心。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1998年8月婆婆 又患上腦血栓病,生活不能自理,她晚上就跟婆婆睡在一起,服侍起居,喂湯喂飯、端屎倒尿,一個晚上總要起來十幾次,不分晝夜,連續(xù)幾十天。事實證明她的汗水沒有白流,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病終于痊愈,一家人都高興得不得了。不幸的是,2003年10月婆婆又摔了一跤造成大腿骨折,生活又不能自理,在治療期間,莫珠珍總是用湯匙一勺一勺地給婆婆喂湯、喂藥、喂飯,婆婆是一個愛干凈的老人,她每天都給婆婆梳理頭發(fā),換、洗、穿、脫衣服,量血壓,晚上用熱水給婆婆洗腳,剪指甲,每天早晨起床后總是先幫老人穿好衣服,給老人洗臉、梳頭發(fā),然后根據(jù)老人的意見,為老人做好可口的飯菜,讓老人吃好喝好,過得順心,天天端茶送水,擦身洗腳,倒尿盆,精心照顧毫無怨言。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這名話對莫珠珍來說是不適用的,莫珠珍不管自己多忙,都始終如一地悉心照料生病的婆婆,不僅飲食上精心侍候婆婆,同時還多方面慰籍老人,每當忙完家務(wù)她就會坐在老人身旁,專挑婆婆愛聽的話題來和婆婆聊天解悶。莫珠珍說:“照顧和瞻養(yǎng)老人是小輩的責任和義務(wù),也是做媳婦的孝心所在。再說誰都會老,誰都會有年老到來的時候,老人都需要照顧和侍奉,這都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
如今,莫珠珍也已步和花甲之年,由于多年的勞累,也患上了糖尿病等頑癥,身體也十分虛弱,婆婆已經(jīng)九十多歲了,經(jīng)常對珠珍說:“珠珍啊,我這已是一把老骨頭了,不中用了,你可別為了照成我累壞了身子啊!況且,你也是上了年紀的人,本應(yīng)享享清福,可我還拖累著你!”珠珍總是無限深情地說:“媽,瞧你說的,能夠多侍候您老人家一天,是我們做晚輩的福分。”婆婆逢人便說:“我真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得來這么個好媳婦!”
轉(zhuǎn)眼間二十多年過去了,莫珠珍就是這樣默默無聞地悉心照顧自己的公婆。她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之舉,她總是用自己一顆火熱的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做她認為應(yīng)該做的事。她的孝心不僅感動了公婆、丈夫,同時也影響了鄰居、親友、后輩。莫珠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孝順公婆,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引領(lǐng)著淳樸的民風。
?莫珠珍曾評為2008年度“中華孝老愛親之星”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