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青閩,女,1950年6月出生,1969年2月工作,現任福建省婦幼保健院醫務科科長、產科科副主任、產科主任醫師,省艾滋病醫療專家組組長,農工黨員。2006年以來,她榮獲“省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省直三八紅旗手”、“海西春雨行動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11年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
在省婦幼保健院,產科向來以孕婦多、急診多、手術多而聞名,常年超負荷運轉,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劉青閩工作43年來,連續20余年沒有休假,不知多少個節假日、不論刮風下雨,白天還是黑夜,多少個危重孕產婦搶救,她被電話叫去搶救病人,她總是隨叫隨到,一干就是幾個小時;又有多少個同事遇到困難,她總是第一個安排自己主動頂替值班,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她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繁忙的工作,使她飽受疾病的折磨,幾次站在手術臺給病人做完手術,嚴重的椎間盤脫出使自已下不了手術臺。一天中午她剛到家,就接到手術室打來的電話:“主任,120急診中心剛送來一孕婦,產前大出血,血壓測不到,面色……”電話沒有聽完,她早已跨出家門,直奔手術室。此時病人由于失血過多,血液極度稀釋,凝血功能嚴重破壞,已出現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她一面快速向院領導匯報情況,一面迅速開通綠色通道,調配搶救藥品,一面下達簡明指令:“麻醉師準備全麻,護士準備輸血,醫師洗手上臺。”術中見:孕婦宮腔積血達1500ml,子宮已呈紫色,組織水腫、脆爛,觸之即破。劉青閩說:“她還這么年輕,我們一定要盡全力保住她的子宮。”6個小時過去了,經過全力搶救,血止了,產婦轉危為安,子宮也保住了。劉青閩卻因腰椎間盤突出癥發作一下子趴在手術臺上。她經常為搶救—位危重病人,從白天忙到次日的凌晨,每次都是等危重病人的病情平穩了,她才放心離開病房。盡管產科的工作這樣辛苦但她從不怨悔。
2009年,劉青閩年近60歲,接任醫務科主任的重擔。醫務科的工作繁忙瑣碎且責任重大,近年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糾紛的處理是塊燙手山芋。她懷著強烈的事業心,牽頭完善各類委員會和相關規章制度,規范醫療行為,按照衛生系統“三好一滿意”活動的要求,有效保證醫療質量與安全。
醫者德為先。劉青閩處處做表率,有病人給她塞紅包,她開導病人說:你放心,我們一定會認真做好手術的,在我們這里手術不需要送紅包。她講得最多的是:如何提高醫療質量?如何做一名人人滿意的好醫生、好護士?她總是堅持每天兩次病區查房,在她的帶領下,八區醫生組每天查兩次房,上午是醫療查房,檢查及診治病人;下午查房主要是了解病人對治療及護理的意見。孕婦住進八區感覺安全溫馨,得到孕婦及家屬的一致肯定,科室多次獲得全國巾幗文明崗、省工人先鋒號。劉青閩愛心在保健院是出了名的,她是農工黨委員,社會活動多,省婦聯發起同一片藍天下捐資助學活動,她從2000年資助閩侯縣大湖鄉一名孤兒,從小學三年級一直到初中畢業,每學期學費和每月生活費都是她支付。冬天天氣寒冷,劉青閩會牽掛孩子沒有父母是否添置毛衣暖被,叫上丈夫幫她開車到閩侯給孩子送去新買的被褥和衣服;后來這位孤兒初中畢業參軍了。2006年“海西春雨計劃”,她又捐助省衛生技術職業學院貧困生一名,2008年,又認領了一名永泰縣留守兒童。有些入院病人生活上有困難,她就用自己的錢買來飯菜、熱湯送到病床前;有些病人交不起治療費,她積極帶頭并號召科室醫護人員捐款救助。遇到上級或醫院捐助活動,她總是積極響應,汶川地震,她帶頭一次次捐款,還發動全體農工黨黨員再次為災區人民捐款獻愛心。她關心和愛護科室同志,就像一個大家庭的家長,大家有什么話也愿意告訴她。科室同志有困難,她總是熱心幫助解決,親人去世,她能在第一時間趕去慰問,讓失去親人的同志感受到科室的關心和溫暖。她常說:“我所做的僅僅是一滴小水珠,大家一起來千萬個水珠就匯成愛的小河。”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